第十章 物格与格物(1 / 2)

王胜浩没想到周顾倩能站出来说个一二,因为在他的第一印象里,那女子怯生生的,不像个能出风头的人物。

周顾倩开口,

“刘总教,小女姓周,名顾倩,小女家中从事丝织生意,所以小女自小时候养蚕取丝起,就对各种昆虫抱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蚕。”

周顾倩说到这时,手指着自己腰间的白石,

“小女今日听师兄讲过,这白石中如丝般的白线叫做蚕灵,那这蚕灵肯定和蚕的习性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小女仔细观察过,蚕在开始作俑时吐出的蚕丝几乎透明,在把丝层搭建好后,才会将白色的丝线逐渐裹附其上。

刘总教刚才将手放在沟壑处,就等于蚕将要吐丝时做的准备,小女猜测您在手上施用了您所说的“绝六处”通法,搭建了一个类似丝层的基座,那自然态的蚕灵感应到丝层的存在,就开始转化为乳白的蚕灵。

再后来,您用相同的“绝六处”,断绝了宋来兄身体内的六处,宋来兄相比于您的手掌来说,是更好更宽阔的丝层,所以小女觉得,蚕灵飞入宋来兄的身体,是有其自己的意识,而不是全靠您驱使。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蚕灵进入宋来兄身体后,您向其轰出一拳,蚕灵会自动飞出宋来兄身外,来做抵挡和保护。

因此,小女认为。”

“好,好,好!”

刘总教连称三声好字,打断了周顾倩的论法。

刘总教的语气中没有任何轻浮之意,这三个好字明显是出于真心,但是这种称赞没有出现在周顾倩说完之后,而是半途之中,多少有点不让周顾倩说下去的意味。

其实在周顾倩论法之初,众人看她虽然个子高,但长得一副小孩模样,所以一众弟还抱着看戏揶揄的角度,可听到一半,一个个皆面目凝重,暗叹此女智识过人,同是新生弟子,自己怎么什么都没看出,但人家却可以有理有据的推论出几乎是道法的论果。

最重要的是,周顾倩受到了刘总教的认可。

王胜浩也有同样的感触,相比周顾倩,自己纯属是来看热闹的,完全没有带着脑子去看刘总教的做法,他现在才意识到,原来法也是来自最朴素的生活生产,无论以何种形式,其中的道必有共通之处。

刘总教用手抓了把胡子,微微点头,缓缓开口道,

“这位周小友,可谓聪慧过人,你刚才所说种种,本座告诉你,在法相的层面,与我教的《六处论》已有七成相近,可在道的层面,就相差甚远。

不过,仅凭观览本座的演示就可理解到如此程度,定属可塑之才,望你善用你的智慧,日勉为雄!”

七成!这是何等高的评价,一个新人弟子,仅凭自身推研,就能将众人还未接触过的《六处论》表述到七成。

站在王胜浩身旁的于师姐瞪大了眼,想了想,走到王胜浩身边,问道,

“你和这位周姓女子是什么关系?午餐前我瞧见你俩在大殿前还互道声好。”

王胜浩不知道这于师姐是出于八卦还是什么目的,突然问了这一句,自己确实和那周顾倩也刚认识不超过半日,王胜浩回道,

“于师姐,我俩只是认识,今日入教走山路时并排而行,互问了姓名而已。”

于师姐又说,

“自打我入教以来,还未见过刘总教对哪位弟子给出如此高的评价,这下那周姓弟子要在白塔教内扶摇直上了。”

秦玉站在旁边,听见后插了句嘴,

“于师姐,这刘总教在白塔教内是负责什么的?”

“考核审查。”

于师姐回的这四个字,让王胜浩和秦玉倍感震惊,眼前这位刘总教就是直接决定他们这一众弟子能否通过考核的师尊。

刘总教的声音又传了来,

“今日,本座也带你们见识了“绝六处”功法与蚕灵化实的交合之效,原本的话,本座还要费心思给你们宣明其中奥妙,可是今日有了周小友的那段讲法,极为生动的给你们上了一课。

所以回去后,你们切记,作为同教中人,一定要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多向优秀同门学习,你们今后才能在白塔教中成长立足!”

刘总教说完话后,摆摆手,于师姐看出是在叫自己,一路小跑到刘总教身旁。

“刚听你说,你是现圣宗的弟子?”

于师姐回应,

“刘总教,弟子是现圣宗,宣德宏宇师尊门下的三化弟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