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一刀杀了,实在是一种很大的浪费(1 / 2)

“行了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继续说云南的事!”

老朱制止了群臣无休止的彩虹屁,开始继续说正事。

再次接话的还是魏国公徐达。

自去年元将朵儿不花犯边,徐达受命与汤和、傅友德率军讨之,大胜而归之后,徐达军中第一人的地位越发明显,现在整个五军都督府,完全以徐达马首是瞻!

“陛下,臣以为皇太孙殿下所言,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徐达也是人精,已经改口喊皇太孙了。

“那行,既然天德你也觉得好,那就着有司按这样办吧!接着说别的事。”

此时出列的是刑部尚书开济,开济这个人,实在算不得个好人,他本是元末察罕帖木儿的掌书记,到了明朝因为办事利索被老朱赏识,但他的利索其实就是对手下狠厉,办不好就治罪,那效率能不高吗!

开济行礼后开口:“臣闻前日郑士利上书为‘空印’罪犯求情,臣以为万万不可,空印之罪,不在案牍,而在欺君!若以不便为由便可欺君,那还有王法吗?!”

众臣听完开济的话,纷纷眉头微皱,面露厌恶之色。

要说空印案,那确实算得上是冤案,古代没有电脑电话,交通联系都十分不便,但是明朝实行的税制要求地方与中央的账目必须分文不差,这些账本还都得盖着地方的章,但是那会收税收的都是粮食,有误差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地方与中央对账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偏远地区若是写好了账本,奔波数月才到京城,一对账,对不上?那不好意思,你们回去再对对再来吧,这样一来,往往今年的账还没对好,就该对明年的账了,可以说是十分折腾。

于是就有大聪明想到了先给账本盖上地方的章,这样如果数不对,那就照着中央的账本在盖了地方章的空本子上抄一份,这不就对上了吗。这个法子其实源自元朝,但是人家元朝管得松,根本没人管这事,但是老朱眼里容不得沙子,不经意间发现了这事,好啊,你们都知道,就瞒着咱,那还得了?所以就把全国的掌管印章的主官都抓了。

所谓郑士利求情一事,是湖广按察使佥事郑士元的弟弟郑士利向朱元璋上书解释空印文书的事,他哥哥郑士元就因为空印案被抓坐了牢,他为了避嫌还专门等哥哥出了狱才给老朱上书,说:“此权宜之务,所从来久,何足深罪?且国家立法,必先明示天下而后罪犯法者,以其故犯也。自立国至今,未尝有空印之律。有司相承,不知其罪。”

郑士利写完这封折子,就在家等死了,因为他这是明着嫌老朱不依法治国,纯纯是摸老虎屁股的行为。

至于为什么众臣对开济的发言表现得很不齿,因为这家伙明显是要投朱元璋所好,他判断了老朱肯定会因为郑士利的折子生气,所以就顺着老朱的意思,说郑士利有罪!

他确实赌对了,老朱确实想治郑士利的罪,就等着有这样的“贴心人”出来点炮呢。

但是有人不愿意郑士利这样的“铮臣”受难,那就是太子朱标!

“父皇,郑士利所奏儿臣也看了,不过是说明了一下空印文书出现的缘由,没必要重罪吧。”

老朱对此却有不同看法,就像开济说的,“空印之罪,罪在欺君!”你们实际对账有困难,那你们可以跟咱汇报,但是你们一声不吭就私自用官印,还都瞒着咱老朱,那绝对是不能原谅的!

老朱大眼一瞪:“咱看他郑士利对咱办这个案子很不满!他算个什么东西,还敢骂咱!”

越说越生气,老朱眼看着就要给郑士利判死刑了。

“皇爷爷息怒。”朱雄英引发朝堂震动之后一直老老实实地在一边站着,此时却再次开口了。

殿中众臣的目光齐齐被朱雄英吸引,他们期待这个年仅八岁的皇太孙能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