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世界这么大,您该去看看30(1 / 2)

很显然,朱雄英说的话是打动了朱元璋的,不过收回自己的儿子们的军权,万一有人造个反啥的,都没人能帮个忙。

但是朱雄英也说得很清楚了,别人造不造反不好说,有兵又有钱的藩王造反概率肯定比普通老百姓要高。

好在这个问题并不急迫,朱元璋自己估计还有好几十年活头,而朱标更是30岁都不到,妥妥的小年轻一个,朱元璋此刻觉得也不用过度考虑这个问题。

只是该敲打的还是得敲打,不,这不是敲打,这是对他们的保护,从朱雄英那淡定的表现来看,若是真有哪个想不开的藩王要造反,自己的大孙怕是反手就得把他灭了啊。

“雄英啊,你刚才说的‘一手刀把子,一手钱袋子’,刀把子咱懂,就是杀人嘛,不过这个钱袋子咱有点疑问,自古以来,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就能让老百姓过得好起来,你怎么还说这跟贪官也有关系呢?”

不得不说,朱元璋其实真的算是个关心老百姓的皇帝了,这大概跟他自己的穷苦出身有关系。

但是小农家庭出身同样也限制了他的思维,他理想中的大明就是一个大农村,发展商业,甚至发展金融,在他看来是罪大恶极不可原谅的,因为商人重利,不事生产却赚得最多。

即使当了皇帝,他也对商人保持一种很抵触很厌恶的态度。

“皇爷爷,老百姓光种地是永远过不上富足的日子的!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地提高天下所有人的生活状态。”

“孙儿再给您举个例子,咱们大明应天府附近的水地稻田,每亩产稻谷3石,这已经是丰年高产的了,但是如果,孙儿是说如果,咱们能培育更好的稻种,达到每亩6石,这会是什么场景?”

“再换一个角度,北方水稻一年一熟,江南以南水稻一年两熟,孙儿听闻在安南占城等地,水稻甚至能一年三熟,这又能养活多少人!”

朱雄英循循善诱,想让老朱对科技发展带来的粮食增收产生贪念,进而支持他的基础科学发展。

“怎么可能会有如此高产的稻种?”朱元璋虽然很向往,但是他的经验告诉他那么高产量的稻米是不存在的。

“怎么就不能存在呢?核桃,石榴,黄瓜,大蒜,芹菜,蚕豆,香菜,豌豆,芋头,胡椒,大葱,葡萄这些,都是汉朝张骞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带回我华夏神州的,您现在最爱吃的拍黄瓜,秦始皇他是见都没见过啊!还有西瓜,香蕉,胡萝卜,这都是到了宋元才传过来的,唐太宗他虽然是天可汗,但是夏天想吃个西瓜那也是不可能的!那您怎么就确定,这海外蛮夷就没有其他很好的粮食是咱还不知道的呢?”朱雄英携后世600余年的知识量,对朱元璋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世界观碾压。

“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