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拳不过金,吸星大法(1 / 2)

我?我知道个鬼?但不说也不行呀。

按以前看水浒的印象,略略组织语言,轻声讲道:“以小子之拙见,当先练内功,找准时机,吃下燕云十六州,或买或夺。金辽相斗时,助辽抗金,不让辽灭,不让金胜。必要时,可后方袭扰金之后方。待内功以成,出兵灭辽吞金吃夏平南,天下一统,壮我河山!”

此言一出,双皇如看外星人一样,盯着李寻欢看。特别是那无名神僧,眼眸中死机一闪而过。复又温和的看着李寻欢道:“细说一下,内功如何练?”

李寻欢想“言多必失,这波逼装过头了。只是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顾不得那许多了。”

沉声道:“攘外必先安内。内不平,则力散,必内耗,出拳无力。内功者,平也,定也。

当下,我朝已有乱相。各地匪患不绝,虽无大贼,然,民心不安,无从耕种,若大规模作战,粮食供应必然跟不上。此其一也。

另则,高门大户,门阀林立,读书人又免赋。则皇室穷困,民众难活,富则只富于高门大户。此亦为民被逼反,上山为匪之根源。此其二也。

兵者,我朝承平日久,兵之血性十失八九,一切外战,皆以散银买平安,故兵无战力,无战心,须重整,方可一战。此其三也。

有此三者,如果当下对外作战,不管是联辽灭金或联金灭辽,我朝不过是杀狼遇虎或杀虎遇狼。倒不如,先练内功,强大自身,再求外图。”

赵佶正面子上挂不住,那无名神僧却喝了声:“彩!!!”

“小友果然是我朝千里驹也!小友之才,可当得天下大元帅。皇孙,有此子在,外事,你可无忧也。”

赵佶拱手答道:“是。皇孙记下了。”

无名神僧又道:“小友的高论,皇孙切切记住。实乃暗合上层兵法。此策可为我朝近30年之国策。李寻欢听封!”

李寻欢忙跪地:“李寻欢接旨!”

“封,李寻欢枢密院行走,任右枢密。战时,则李寻欢作天下兵马大元帅,节制天下兵马。”

“臣,李寻欢力薄德浅,加上年纪不到二十,万万不敢接此恩旨呀!”

李寻欢吓的满脸大汗,连忙磕头,不敢接旨。

官家赵佶脸色稍霁。刚才无名神僧所封时,赵佶的都快跳起来了。

这又是枢密,又是节制天下兵马。要是李寻欢作反,我老赵家不就完了嘛?老祖呀,你可长点心吧,咱老赵家怎么发家的,您忘了?忘了?真忘了?

还好,这李寻欢不敢接,要是接了,我就一定得把他给咔嚓了。太吓人了,这个。

李寻欢不敢起身,也不敢接旨,无名老僧道:“这旨,必须接。你不是已经发过誓,要忠于我赵宋了吗?”

听到那无名老僧十分坚定的语气,推辞不过,只好拿目光看向赵佶。

赵佶亦目光看向无名老僧。只见无名老僧坚定的点头,赵佶心下一叹,说道:“李爱卿,既然皇太祖认定你是我大宋之柱国,你就接旨了吧。”

李寻欢盯着赵佶,见其再次点头,这才跪害圣恩,接旨。

复又跪地发誓,“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李寻欢终身不负大宋。定为大宋夺回燕云十六州。保我大宋百年平安。若有违誓,天地不容!”

赵佶这才转忧怒为喜,佩服皇太祖识人之明,同时也觉得,自己眼光如炬,收得好徒弟。更是佩服自己,朕真的是真龙天子,洪福齐天呀,就这么随便突发其想,一时玩心,收个弟子,就收得个忠心耿耿的经天纬地的大才!什么秦皇汉武,什么唐宗宋祖,在我面前,都是个弟弟!

哦,宋祖除外。他还是朕的老祖。辈分儿不能乱。

无名神僧,目光祥和,看向赵佶道;“皇孙,此一别,天人永隔。你得用贤臣,远小人,励精图治,我大宋的未来,就看你了。你带他们去吧。小友,你留下,我传你武功。

今日之所见所闻,尔等,都要当作一个梦,不要给任何人提起。这世上,只有无名,至于那宋太祖一根杆棒打下四百坐军州,早已作古。尔等,去吧。阿米拖佛~~~”

赵佶含泪跪别老祖。带两老者,再次回宫。

禅房内,只剩下无名神僧与李寻欢。

“小友,打一套拳,有啥手段,都展现出来吧,让老纳开开眼界。”

“太~~”

“太什么太?此地只有老僧无名,你若不惯,就叫我一声师傅吧。”

“是,师傅。小子献丑了。”

在禅房内,打了一套拳。然后,又到院子里,舞了一阵子枪。

突然听到一道声音,从空中传来:“好一道百鸟朝凤枪。你这娃娃,从何处学来?”

李寻欢寻声望去,只见那树巅之上,有一道身影,踩在树巅,身形随树身一起一伏,如嫡仙一般。

暗道:“少林寺如果卧虎藏龙,高手如云呀。”

行个礼,道:“未知高僧法号。小子这套枪法,师从周侗周大师。”

好个和尚,飘然而下,立于李寻欢身前半米处,接过长枪,丢了几个解数,招式与那李寻欢所使一般无二,只是此和尚使来,却更是老辣,招招致命。

片刻,和尚停下,把枪扔给李寻欢道:“嗯,我这周侗徒儿也算收了个好苗子。小子,你唤何名?”

“见过师爷,小子名叫李寻欢。”

“相见即是有缘,刚才老子在外面,听得你使拳,那拳路正是出于老子之手。是以跳上树去一观,见你使得我所传之,百鸟朝凤枪法。故此相问。

对了,老夫俗家名字:金台。”

李寻欢大喜,却也有些疑惑,“见过师爷。只是我师傅未有提过师爷名讳。所以,小子未知师爷在此处清修。”

看李寻欢那神情,金台笑道:“是不是觉得老子比你师傅还要年轻的多?

你师傅周侗,比老子还大四岁呢。怎么,见不得老子比你师傅年轻帅气?”

“师爷言语风趣,至性至性。小子也觉得师爷帅气无敌,风流倜傥。”

“停,马屁就不拍了。既然是老子的徒孙,以后肯定会罩着你的。

你师傅带艺投师,内功有成,所以,老子当年就没有教他内功。不然,怎么可能一脸老相。看看那奸臣蔡京,就跟老子学过几天内功,看看他,不就知道了,算了,懒得提他个奸臣。要是当面,老子忍不住,一拳结果了他。

对了,你小子怎么跑到无名师兄的禅房来了?”

还未答话,只听一声佛号:“阿米拖佛!师弟也来了?”

这下可尴尬了,这新见的师公是新认的师傅的师弟,我勒个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