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64(1 / 2)

   就在两人嬉笑的时候,孟姑姑态度恭敬地走过来:“公主。”

   昌平公主连忙止住笑容,道:“孟姑姑怎么来了?”

   “奴婢是来告诉谢姑娘,太后娘娘说她一个人在慈宁宫很是冷清,谢姑娘要是愿意留下来陪她,这宫里肯定要热闹些。”孟姑姑看向谢燕,神色真诚,微笑道。

   以她多年的经验来看,这位谢姑娘是个有福气的。

   昌平公主当即乐开了花,抱着谢燕不松手:“看来母后与我想法不谋而合。”

   有皎皎姐姐在,今夜守岁就不那么无趣了。

   孟姑姑让人带二人去慈宁宫,然后跟义勇侯夫妇说了谢燕会暂住皇宫的消息,云氏表情有瞬间的不对,然后笑道:“既如此,那也是小女的福分。”

   孟姑姑在宫里这么多年,看人一向极准,哪怕眼前的义勇侯夫人再三掩饰,孟姑姑还是一眼看出她的想法,她跟云氏面上客套几下,便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云氏还是忍不住问:“老爷,妾身还是不太明白,为何太后娘娘会对皎皎这些般上心?”

   而且不止太后娘娘对她好,就连宫里那位性子淡漠的帝王也对她这般好,若不是知晓谢燕的母亲并非出身高门大户,她都怀疑谢燕的母亲是不是与皇室有什么关联,要不然她如何能与皇宫的贵人们走得这般近。

   义勇侯眸光晦涩不明,将云氏揽入怀中安抚:“兴许是皎皎合她眼缘吧。”

   他没说的是当年那个女人与当今太后娘娘是闺中密友,不仅太后娘娘待她极好,而且因为先帝与太后娘娘感情甚笃,所以先帝对她也是爱屋及乌,但这一点恰恰是令他厌恶的,因为就是这一层关系,所以他被逼着娶了那个女人。

   义勇侯生平最不喜有人威胁他,但是在这桩婚事上,他确确实实是遭到了威胁,这还不算,新婚当夜,那个女人并没有落红,虽然他问过郎中,郎中说因为女子体质不同,所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义勇侯当时是相信的。但自他娶了那个女人之后,虎视眈眈,义勇侯能不怀疑吗,因此他不仅不喜欢那个女人,也不喜欢她留下来的女儿。

   云氏笑容有些勉强,同样是义勇侯府的姑娘,怎么就谢燕得了太后娘娘的眼缘,她女儿怎么就不成。

   但是这些话云氏并不敢说出来,便只能满腹心事地随义勇侯离开。

   再说御史大夫这边,当他知道他那个不成器的小儿子做丑事还被帝王发现了之后,险些没气晕过去,原本他还想着他二儿子如此出色,能与昌平公主喜结连理,是最合适不过了,现下他小儿子做出这等丑事,陛下肯定也不会想让他二儿子做驸马了。

   这才短短一夜,几乎快到手的荣华富贵就这么没有了,御史大夫心都在滴血,当天晚上就差人请了大夫。

   ***

   正月初三,早朝恢复。

   众大臣在朝堂上第一言我一语,进谏个没完,帝王神色一直淡淡的。

   等下完早朝,萧忱将手中的册子随意地给了李公公:“将这花名册交给母后。”

   李公公起先一愣,以为他们陛下是开窍了,准备开始选妃了,刚准备跟陛下道喜,然后等接过来的时候,他才察觉出不对,这花名册怎么都是男儿的名字。

   再一思量,李公公明白了,这都是为谢姑娘挑选的夫婿人选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