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58(1 / 2)

   两人的视线就此相碰,前者神情收敛,后者却显得几分坦然无畏。

   上一世,萧河并未插手杜家惨案。

   关于夏抚澜的死,也只是听他人提起过,并非亲眼所见。

   旁人所以为的真死,现下看来恐有蹊跷。

   在来找时钊寒的路上,萧河便细细想过了。

   如若想从凌渊司的地牢里救走夏抚澜,只能玩一招偷天换日。

   而以假换真,他们能动手的地方只有三处。

   地牢、赴刑的路,以及执刑的断头台。

   其中,他们都清楚的是,只要夏抚澜上了断头台,除了趁乱劫人,否则绝无可能。

   在尚未得势之前,时钊寒一直都是谨言慎行。

   方长恒确有实才,但也达不到为其冒险的地步。

   而萧河,那就更不用说些什么了。

   倘若夏抚澜在行刑的过程中有所差池,萧斐也必定受其牵连。

   而这也是萧河苦思冥想之后,仍旧觉得不妥的地方。

   无论是在地牢还是在赴行的路上,看押夏抚澜的官员都是凌渊司的人,倘若他想动一步,都必须有萧斐的配合。

   而这又恰恰是萧河所不愿见到的,他不愿将二哥牵扯其中,也并不打算让萧斐知道此事。

   重活一世了,任何人都必须为他的家人让步。

   方长恒没用,亦或是不重要吗?

   对于萧河来说,方长恒重要,也不重要。

   他非皇嗣,以后无争权夺位之忧虑,也更不可能有大逆不道谋乱之心。

   他不像时钊寒,自懂事起,就要为自己、为以后铺设埋路。

   方长恒是有才干之人,但也须被圣明所领导,才能有所一番实业。

   萧河虽自诩不凡,却也知晓自己并非合适的人选。

   而之所以答应方长恒,不过是为了进一步验证他心中的猜想罢了。

   上一世夏抚澜被救走的可能性极大,必定是时钊寒插手干预了此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