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112(1 / 2)

   ……

   “四殿下,其实今年您本不用再来参学,以您的天资,一年便足够将我毕生学问学以致用了。”

   另一边,常夫子正私下里与时钊寒谈话,他斟酌着开口道:

   “我听学书房的下人说,八百零一本诗经学语,随便拿出一本,四殿下都能倒背如流?”

   听闻此话,时钊寒神情淡然道:

   “此事是书童们过于夸张了,学生只是熟读其中几本而已。”

   见他如此自谦,常夫子倒是笑着摇了摇头,并不相信。

   “殿下,我的那些下人都是老实本分之人,即便九分真也不敢说是真的,何况关乎殿下您呢?”

   老师的话已说到了这个份上,时钊寒自然也不会再有反驳的道理,不再开口。

   常夫子便接着说道:

   “你虽入学比旁的皇子晚了两年,但天赋上却犹胜许多,去年这个时候便能结业,我见陛下却并未提起此事啊…..”

   “夫子。”时钊寒看向常夫子,不紧不慢道:

   “我幼年丧母,父皇又常年沉浸于悲痛当中,故而生于皇宫,却不似旁的皇子那般,有亲人教养。”

   “待到我父皇重新振作起来时,我已错过了最佳的入学时机。”

   重提这段不算幸福的往事,时钊寒的神情也依旧寡淡。

   “别的皇子三岁启蒙,六岁熟读史书,八岁入府学习,而我十岁才接触到人生当中的第一本书……”

   说到这,时钊寒甚至淡然一笑:

   ”准确来说,那都不是书,只是宫中太监无聊打发时间的江湖画册,恰巧被我捡了去。”

   听到这常夫子面露心疼之色,“殿下……”

   时钊寒摆摆手,继续说道:

   “好在这之后父皇也对我疼爱有加,知晓我底子薄天资愚笨,故而别的皇子十六结业,为父皇分担忧虑,我却还能轻松的再读一年。”

   “学生也自认为今日所学并不能让父皇刮目相看,劳烦常夫子费心挂念,多谢夫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常夫子哪还有不明白的,眼前之人亦懂韬光养晦的道理,只得作揖道:

   “四殿下是孝顺之人,陛下倘若知晓,定感欣慰。”

   两人边走边说,话题很快便从这上面转了出去,刚走至门口,便听见兰延青一声大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