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北舆城外的东胡人(1 / 2)

凯尔本就身负重任,如今又通过神谕知晓阮明就是第二个神选之人,况且两人已是生死之交,自己不但精通匈奴语言更方便收集情报,还练就了一身武艺正好保护阮明,怎么能让他独自前往?

“贤弟说的哪里话?你既然决心北上一探究竟,愚兄自当随你一同前往,生死与共,以后可再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

之后大家商定好路线和纪律,阮明又写了家书一封,委托渡口船家回头送至驿站,再由驿站发往洛阳,其他人即刻渡河北上。

长话短说,几人来至对岸已是黄昏,阮明养伤一月,如今已经入夏,夏日昼长夜短,等到天黑还得有些时辰,几人准备原地休息饮食,准备等夜色深沉再继续出发。

“这晒的兔肉虽然有点硬,但细嚼下来还是挺香的。”王安咬了一口手里的肉干,憨憨笑着。

出发之前阮明早就计议好:夜不生火,日不点烟,早就命刘福在县里买来干囊烙饼,王安也在山翁那里晾晒肉干,甚至还腌了些果脯,一行人根本不用生火野炊,还可以一边骑马,一边用饭。

“如今我们的饮食已经与匈奴无二了。”阮明又指了指凯尔刚刮出来利落的胡型:“只是可惜了凯尔兄这一个多月长出来的须髯,要是留长些,再加上你一口流利的匈奴语言,咱们鱼目混珠地刺探消息就更方便了。”

凯尔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这叫‘船锚胡’,在卡洛尼斯很多人这样修剪,但我看你们这里却大多蓄长须,村长、李陵郡守、山翁前辈都是长髯飘飘。”

“一处不到一处迷,十处不到九不知。我们虽然早已不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迂腐旧朝,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蓄须的,不过要是能去你的故乡看看,那肯定能大饱眼福,大开眼界!”

凯尔叹了口气,心想:别说回卡洛尼斯,怎么带你离开九州世界还不知道呢,再说卡洛尼斯整天乌云蔽日,尘土飞扬,哪里比得上这里草木茂盛,山清水秀?

阮明从包裹中取出地图,指给众人看:“去武泉之前要先过北舆,不知道那里有没有被匈奴围困。”

凯尔看了一眼地图:“看样子北舆并不算远,我们天明前应该就能赶到。”

阮明点点头,收起地图:“到时候我们在北舆县城外三里寻一处偏僻隐蔽之地落脚,探明情况再决定是否入城。”

众人商量好细节已是傍晚,随即出发直奔北方的北舆县。

天明时分,东方已泛起鱼肚白,借着昏暗的天光,几人已能远远望见远处的北舆城。

凯尔在几人前面勒住马,伸出右手示意几人停止前进,又低声提醒道:“小心,前面不远处有人。”

还好凯尔发现得及时,位置又刚好在坡上沿边处,不然几人一定会被发现。

一行人定睛向前望去,只见前面坡下有二十几个人围坐在火前烤东西吃,有说有笑不似汉语,这些人身后都拴着马,看样子也是刚来此不久。

“凯尔兄可能听见他们说的话吗?好像不是匈奴语言,更不是汉语。”阮明支棱起耳朵仔细听着,回忆着这些人的口音。

“Азболоходбидхурдангүйгээв。”,凯尔学着听到的话翻译了一句:“幸好我们跑得快。”

“这听着好像是乌桓话啊,”阮明有些惊诧:“莫非乌桓也入侵了?诶?凯尔兄,你连乌桓话也会啊?”

“与拓跋大王失散,现在怎么办?”凯尔又翻译了一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