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真不想当文抄公(1 / 2)

身为现代人的刘星深知讨价还价的道理,明明自己能赚很多,但是就这么答应下来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一副自己吃了大亏的样子和卫觊讨价还价了起来,看的蔡邕在一旁目瞪口呆。

最终还是刘星小胜了一筹,以4贯200钱的价格把酒价定了下来。

觥筹交错间,不知不觉一坛酒已经见底,要知道这可是5斤一坛的烈酒,参考二锅头就了。

蔡邕眯着眼睛看向刘星:“鹏举小友,日前听闻你所作的悯农一诗,由张懿送入雒阳宫中,足见小友文学功底,不知为何要经商呢,要知道这商人的名声可不甚好听。”

在东汉,士农工商,商人是比较让人看不起的职业,所以蔡邕很疑惑刘星的所作所为。

只见刘星放下手中的酒碗,仅仅用了三秒把穿越前所受的苦难都在脑海中回忆了一遍,表情立马变的苦大仇深起来。

“蔡大家有所不知,小子也想飞黄腾达,也想入朝为官,可是家中突逢变故,只能为这五斗米折腰了,若是不弄点什么出来,可是要饿死街头了。”

蔡邕微微点头。

“原来小友还有这等苦衷,这酒在雒阳的售卖就交给老头子了,不过这可不是白做的,需得让老夫满意。”

“那如何能让蔡大家满意呢?”

蔡邕吃了一筷子牛肉:“就以今日这酒为题,你作诗一首,让老夫看看你文采究竟如何?”

哎,刘星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心说,老登,为什么老是喜欢逼我做文抄公啊,不过看在你能帮我卖酒的份上,这活儿我接了。

假装沉思了一会,开口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蔡夫子,卫伯觎,将进酒,杯莫停。”

蔡邕先是一呆,后抚掌赞道:“好诗好诗,好一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知可有后续?”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里刘星不得不少背了一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尼玛陈王曹植现在还没出生呢,要是蔡邕这老登较真问起,自己还真不知道怎么忽悠过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