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红袍军(1 / 2)

冬季的第一场雪慢慢积起一层白,把“冰国”卫国都城——雪都变成了一座白顶灰墙的素色城池。

蒋劲,卫国的骠骑大将军,骑着他心爱的战马“常胜”往卫国王宫奔去。“常胜”与他出生入死多年,身上伤痕累累,却也练就了铁血丹心,与别的马颇有不同。它疾驰在坚硬如铁的街道上,马蹄将新落的雪扬了起来,如同蒋进此刻飞扬的心情。

自从归顺强大的炎武帝国以后,卫国近年再无战事,蒋劲一直呆在雪都无所事事。但就在刚才,卫王的大监来报,大王急召他,他敏锐地意识到:有战事。

他急匆匆策马进宫,奔到殿前,整肃了一下衣袍,进入大殿大礼参拜王上。卫王正焦灼地在殿内走来走去踱步,一见他,如同见了救命稻草一般。

“我的好将军,你可算是来了!快,你即刻领一万精兵,前往仞岳山协助炎武帝国红袍军,灭了那些流放在死地的叛乱者!”

仞岳山,是五岳大陆北部的最高山,也是卫国的边界之山。它东西延绵数百里,处处是峭壁悬崖,最高峰凌霄峰高耸入云,雾气缭绕,如同一道天然屏障,将赤渊骨岭与五岳大陆隔绝开来。卫国常年派兵驻守于山下,多年来担负着守卫五岳大陆安全的职责。只不过这边境一直无事,驻守的士兵也松懈得厉害。

“红袍军?此刻?大王,为何如此突然?”蒋劲十分意外。

卫王愁眉苦脸地说道:“我怎知武帝陛下是怎样想的?我卫国不过是炎武帝国治下的一个边境小国。今早炎武使臣来见我,说此刻,炎武帝国的红袍军正向仞岳山开拔而来,只因北方极寒死地有大批流放犯人策划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叛乱,打算攻打并占领仞岳山,进而进犯五岳内陆。”

“这消息从何而来?”

“这是来自天下第一大情报机构地枢阁的消息,应该是确定无误的。若是叛乱的犯人真越过了仞岳山,首先危及的便是我国。幸好武帝陛下先知先觉,护佑我国,真是谢天谢地!不过,我们总不能在旁边看着,也得拿出诚意相助红袍军,所以,我才要你领一万精兵,配合红袍军一同前往仞岳山凌霄峰下驻防清剿!”

卫国是炎武帝国的诸侯属国,武帝派大军前来,自然不能怠慢。但卫王心里有自己的盘算:什么样的流民造反,能让红袍军出征?绝没有那么简单!卫国这等小国,面子做到就好,何必拿自己兵士的命去替红袍军铺路?

他不放心,又叮嘱蒋劲:“记住,我们只是配合!千万别拿咱们自己人去送人头!”

蒋劲心中大喜过望。

作为军旅之人,他一直渴望再披战甲,陷阵冲杀。这次竟然还能与炎武帝国最传奇的红袍军并肩作战,实在是天赐良机!

纵观整个五岳大陆与澜池之海,炎武帝国的红袍军、文朝的昌平军、澜池帝国的飞鱼军,是三支令其它国家无法抗衡的铁军,三国当下的和平稳定,也是因为都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其中,红袍军是声名最大的。

红袍军是炎武帝国上一任帝王弘帝亲手组建、训练的精锐军团,在战场上从未有过败绩。只要红袍军出现,敌人的锐气必先挫去大半!

然而红袍军不会轻易出战,即使在当年炎武帝国攻打并征服卫国的时候,也只是让普通军队出战。只有在重大危机出现,或是遇到真正强敌的情况下,炎武帝国才会派出红袍军。最著名的离岛之战,红袍军十日之内便将一个强大的海岛国家几乎灭国,更使得红袍军威震天下。这样的铁甲雄狮,蒋劲一直无缘得见,一直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现在,机会来了!

蒋劲立刻领命,点了一万精兵,火速前往仞岳山凌霄峰,与红袍军会合。

但他隐隐觉得,能令红袍军出征,那北方极寒死地一定不止流放的贼人叛乱那么简单!

五日后,当蒋劲领兵到达仞岳山时,红袍军已经先于卫国军队抵达了凌霄峰下。

仞岳山与那极寒死地之间本来有一道长长的深渊相隔,但近日似乎发生了地震和火灾,远处一大片焦黑的林子,凄凉可怖;附近一座山峰崩塌,竟然填补了一部分深渊,平常送流放犯人过深渊的吊桥——断魂桥也被山石摧毁了。

看到红袍军的第一眼,就彻底震撼了蒋劲。

那是一支他以前难以想象的、整肃有序的庞大军团,山风中军旗猎猎,剑戟如林,身着红色戎甲的士兵威武挺立,沿着山丘长长铺开,足有五万人之众,像极了一道红色长城,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样的阵势,即使千军万马来犯,也要先胆寒三分!

蒋劲远远望见一名大将跪在一人马下,不知在说些什么。片刻,那马上的人调转马头,一扬鞭,领着一队轻骑兵向着上山的路绝尘而去,蒋劲只看见那人金色的披风在马背上飞扬,转眼便不见了。

蒋劲急忙向领军的大将奔去,飞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蒋劲,前来助阵,参见将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