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头镇(1 / 2)

腊月寒冬,街道上人来人往,再过几天便是春节了,小镇上的居民都在匆匆忙忙的准备过节的年货。

在镇子最东边有一条用青砖铺面而成的青石街名叫高善街,这条街原名东平街原先都是泥巴路,晴天还好泥土干干实实的不至于一踩一鞋泥,但是一到雨天道路便是泥泞不堪,一脚下去便弄得一腿泥。前年镇令染病死了,三月后朝廷便重新委派了一位镇令来石头镇。

这石头镇一共有三个城门,分别是东城门、西城门、南城门,西门那边住的都是镇子上的大户人家例如陈家、邵家、前郑镇令郑家和前年才来到石头镇的高镇令高家。

南门那边则是一些本地和来往买卖的集市店铺,而东门这边则全是农耕和做工的穷苦百姓地主乡绅等人口中的泥腿子。

由于高镇令原先家是住在石头镇东边两百里的东平县地。来到石头镇朝走了东门,恰逢当时又是梅雨天道路湿滑泥泞不堪颇为难走。

高镇令又是一个热心肠,就大手一挥出资修路,后来被居住在这里的百姓称为高善街,便有了这条高善路,寓意高大善人修的路。

在东城门高善街胡泥巷子第五户的一栋破旧茅草屋内,正堂左右地椅子分别坐有一名十五岁身穿褐色粗麻布衣地青涩少年,和一位身穿灰色儒袍须发皆白的高瘦老头。

少年面容青涩皮肤略黑,但五官端正反而显示出一些俊郎。少年低着头,面上现出一抹思虑,仿佛正在因什么事下定决心而思虑着什么。

“怎么样,想好了吗?你爹娘离世的早,这些年你靠着做些手工活和你爹娘之前留下的积蓄勉强过活,以后用完了你爹娘的积蓄你怎么过,到时候是卖身为奴还是活活饿死。还不如随老道回平阳观当个小道士修道,总好过吃了上顿却不知道下顿在哪好。”须发皆白的高瘦老头摸着那白花花的山羊胡说道。

“道长,我跟您走,但是请您等我一天我处理完家中琐事再潜心跟您修道。”青涩少年抬头回道。

青涩少年名为方清,方清的父母认识一些字为方清取名便懂得多一些不像小镇东城其他孩子一样取什么“刘石头、李大胆、张满仓”之类的为大名。方清父母为方清取这名字的寓意为清清白白做人做事。

方清和他的父母都是石头镇的原生居民,父亲靠着从爷爷哪学来的打铁手艺和一把子力气在城西邵记铁匠铺里当打铁匠,每年赚的打铁费也够一家人平日里的吃食开销了,母亲则在家带着方清做一些手工补贴家用。

方清的父母是在方清八年前离世的。当时镇子上来了一伙外地的商旅在此停歇。虽说石头镇不怎么有商队经过,但是也是有少数几次外来商旅暂住的经历的,所以小镇居民并没有当一回事。

只以为是暂时在小镇休整停顿的,却不知这伙商旅之中有一名染了瘟疫的少爷,四处求医闹得整个小镇人心惶惶,前镇令立马召集人手封锁这一队商旅,隔绝瘟疫传播,但还是已有几位小镇居民感染瘟疫而方清的父母就是这感染瘟疫中的几人之二。

父母离世的时候方清跪在父母的床边整整哭了一夜,那一夜眼泪像决堤而流的洪水一样无法止住。

方清红肿着眼睛在父母的灵堂跪了三个昼夜。因方清年龄还小,父母的丧事是街坊邻居帮忙操持的,灵堂就设在原先的大堂。

老道不是小镇人,听说原先是一个四处游走江湖专门替人算一些婚嫁姻缘、个人运势、和看风水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