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再出发(1 / 2)

林主苏问了一个问题:“方姚文,林样和李超风,还有研究所的其它人呢?”

李云高点了点头,承认他们也和林主苏有着相同的待遇,只是他们都有其它不同的任务。话不投机,其实林主苏心中还是有些不满。两三句话解决完剩下的问题后林主苏就被带到了一个房间,暂时在那里休息了一晚。对于后续的安排,林主苏只知道他们的整个计划已经准备了很久,而且也调配了足够的人手,这将是一件排在首位的研究。

林主苏一直默默按照他们的指示来行动,期间还要跟不同的领导谈话。结束一轮又一轮的谈话之后便是各种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换,那让林主苏感觉像是跋山涉水。

最终他们来到了一处远离人口密集区的地方。

林主苏被安置在这个新的环境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各种任务就随之而来。林主苏需要做的事情和之前一样,几乎是重复的。在反复来回折腾了一段时间之后林主苏终于习惯了下来。他们没有限制林主苏在这里的行动,他可以很随意地生活在这片区域。一开始的时候林主苏还好奇这些人难道不担心他悄悄从这里溜走吗?直到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后林主苏才知道,这个神秘的地方已经大到几乎无法走出去的地步。他好几次尝试熟悉这片区域,可是不管怎么走路总是没有尽头,绕过围墙来到另一边也仍然是这片研究区域的所在;大门和出口都只是研究所范围内的出入口而已。周边建筑不多,或者应该说这片区域太大了,所以每一栋建筑都隔得很远。从道路往前走,两边除了花草树木,就是摆在“路边”的桌椅板凳。走了一段距离就可以看到另一栋建筑。可是林主苏永远无法走到建筑的尽头,而每一处的风景还是完全不同的。

更可怕的是,他们似乎可以随时找到林主苏。

似乎所有最高机密的研究就是在这里进行的。而这里最令人感到可怕的就是,它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你可以走进旁边的奶茶店喝杯奶茶,也可以转进电影院看看电影。或者是一路走,来到朋友的家闲聊一会,到了晚上再搭个车回家。当然这里没有交通工具,所有一切的出行只能依靠步行。

尽管如此林主苏也很清楚这里的一切都是受到监控的,这里的所有一切通讯都是在调查部设定范围之内的,这里的所有一些,包括看到的,接收到的,在手机上浏览到的都是他们想、能让你看到的。

走不出这里,也无法通过任何方式知晓这里是哪里。

正式的研究是一个多月后才开始进行的,林主苏把它称之为“基础建设阶段”。每个人都极力在出谋划策,林主苏则要带他们不断地进行过去和现在的来回穿梭。在这里和之前一样,耗费时间最多的还是在智环的部分,几乎每个想要搞懂智环的人最后都只是唉声叹气,所有专家最后也决定改变研究的方向。

虽然每天都要见到特别多的人,但是实际上在这里和林主苏经常碰面的只有几个,两个院士,李云高,还有之前的那个女士。林主苏并不知道那个女士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听过别人叫她水产博士,她也只告诉林主苏她叫黄思敏。

基础建设进行到中期阶段的时候,林主苏接到了一个通知,他们想要再一次回到过去。这一次距离上次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只是这一次回去可能稍有些不同。

他们要利用现实时间的科技能力,结合过去的限制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再利用这套方案不断地去尝试执行,以达到在短时间内实现某个方向科研的全面突破。过去每一个十年的时间都将被重复利用,在这个不断的循环中什么都会被重置,可是记忆却被保留了下来,能力也被提升了上去。

时间逐渐变成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这是第一次如此正式地回到过去。林主苏总共要带36个人,回去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制造出增强林主苏能力的机器。

在之前的尝试当中他们发现林主苏的能力似乎有所限制,超出某个区域范围或者人数限制的返回都会失败。而想要让研究再进一步他们就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

刚开始回去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很成功,虽然他们对在过去进行研究很有信心,认为尽管是十年前的科技水平他们还是可以很好的运用。而十几年前很多资料的缺失导致他们只能从脑海中挤出那些需要的信息,同时惯性思维也让他们大受打击;每次实验进行到某一个步骤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在这个时间点根本就没有对应的辅助技术存在,所以只能换一个方向重新进行研究。

整个研究过程避免不了各种阻碍。刚开始的三次回去花费了四十多年都尽是没有成果的劳力,而每一次回来所有人也都需要申请至少半个月的休息期。重复的过去生活次数多了还是会让人产生一种心理上自发的抵触感。每一次回来后总是有人无法通过心理标准测试,这些人只能从“过去的研究团队”中剔除。

终于在第四次回去后没多久就爆出了各种超出预期的科技研发成果。回去后过了两年的时间林主苏便从科研新闻上看到了暗藏密语的报道。

由此林主苏也好提前做好准备。

在团队的安排下林主苏进入了研究所,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便是一边看着他们设计“激发器”的电路一边学习;激发器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它来激发林主苏的意识能力,只要和智环形成某种规律性的振动就能让林主苏的意识扩散到更远的范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