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华_分节阅读_第690节(1 / 2)

  生出伏衡华这样的灵人后裔很难,天时地利人和与种种灵药,缺一不可。

  但想要随便一点,生一些资质差的凡人后裔,再轻便不过。

  傅家崇尚多生,让子嗣们竞争。脱颖而出的,得重点培养。天异村便是这一类,其村长便是天异阁之主,一位金丹修士。他学着父亲的模样,在天异阁边上建立村落,繁衍自己的后裔。

  而天慧阁主想法不同,他和蟠龙岛一脉相似,贵精而不贵多。如今他膝下只有子女五人。自然,对五个儿女十分宝贝。

  傅霓裳带衡华三人前往玉微水榭。

  古香古韵的丹台碧屋藏身青山秀水间。环境雅致,绿意盎然,充斥自然意境。仅她一人占据的住所,就比傅玄星故居大三倍。

  见苍木突盘,山泉若虹,衡华满意点头。

  “此处风水不错,又合乎自然风光。布局之人,大有品味。”

  傅霓裳喜笑道:“多谢先生夸赞。”

  领三人入屋,看到傅霓裳向自己请教的“技艺”时,衡华顿时笑了。

  “你竟喜欢这个?”

  屋内除一些常用物品外,竟摆放十八个大大小小的缸箱。每一个缸箱内都是一处微型景观。在这些景观衬托下,屋内亦是一副自然风光。

  “我自小喜欢这些,但家里人都反对。直到得先生的技艺,我才从中窥见自然之道。”

  倒是一个有趣的姑娘。

  衡华对傅霓裳十分满意。

  这可是遵从自己的道,研究“微观造景”并有所成就的修士。

  她之所以能在恒寿、啸鱼联手之下苦苦支撑,就是靠着屋子里面的十八个造景。

  每一个造景中,都有她的一缕头发。通过咒术,十八造景不断传递力量给傅霓裳,并形成种种道法。

  而对傅霓裳,伏衡华是犹如恩公一样的存在。

  她自小不喜欢刺绣贴花,偏好坐在自然风光中品茗看景。家里担心对此十分担心,生怕她有什么痴病。

  大一些,她接触一本神州的园艺书籍,开始自己侍弄花草。再后来,为将花草搬入屋内,她无师自通一般,在屋里放置水缸。里面不养鱼龟,而专门养水草。

  再然后,于缸内制作迷你山林。

  这种乐趣让她十分欢喜。每每沉浸于自己的兴趣,便会忘记时间流逝。

  难免,她荒怠了修行。

  父母对此自然不满,族里其他人也传出“泥巴姑娘”“青草痴童”的称呼,对其颇为轻蔑。

  可随着伏衡华在遗洲施展“微观造景”。有一位修士偶然间看到傅霓裳的举动,便随口讲述这一种修真技艺。

  听闻微观造景也能充作福地,傅霓裳这几年专门翻找阵书苦读,总算小有成就,修为迅速提高到真火境中期。

  傅灵珊跑去旁边沏茶:“姐姐,请先生坐下再请教吧。”

  “不必。”衡华踱步走到一个草缸前。

  苍翠的琉璃缸内种满水草,盎然绿意宛如一座小型的原始林海。

  这里寄存的阵法咒术,正是傅霓裳不久前施展过的绿藻护身咒。

  “有些单调了。水草不止这几类。你可以多挑选一些。唔……你看没看过《水行图》,里面记录三百种水草。里面就有几种有意思的玩意,有一种红褐色球藻叫做‘笑笑藻’。可以发出笑声,用手一戳,还能变成哭脸。很有意思。”

  “还有一种淡黄色的金枝,可以净化水质。适合种在草缸里。回头有空,让你来我家看看我的草缸。”

  “先生还懂这个?”

  傅霓裳本以为,伏衡华只是研究修真技术,创造一门微型福地之术。她想要讨教的,也是这方面的技巧。增加自己的微观造景技术,用来堵住父亲的嘴。

  没成想,竟是个同道?

  “我近些年已经不怎么玩这些了。但早年……我五岁就开始收集各种草本,拿回来养盆栽,做造景。”

  是啊,你很早就研究过。

  但那时候都是我们出力,你抱着枕头趴在边上指挥啊。

  恒寿心中默默复议。

  衡华儿时在母亲跟前扮演乖巧儿子,自然不会把自己弄得浑身泥巴,免得天天被训。

  如何培土,如何挪缸,那都是恒寿、啸鱼的活。他负责指挥,并在每一个造景盆栽上面,冠以自己的名字。陈光蕊、刘伯钦、寇洪等化名,也俱是用过的。

  恒寿听衡华与傅霓裳讨论草缸技巧。说着说着,又聊到菌草培植。

  ……

  “咦?这些玉菇芝草竟然不是草,是菌?”

  “对,是菌类。这是修真界最新划定的。回头,你去白玱找,应该有一些这方面的最新刊物。或者等下一次天央论道,到时候会提及。”

  ……

  二人聊得火热,傅霓裳满脸钦佩,远不复初见时的煞气。

  “先生才学,不愧是未来的演道宗师。”

  “哎——哪里哪里。姑娘在这方面的坚持,才让我佩服。这些小玩意,多次被家人骂玩物丧志。我最近都很少碰,技艺早就荒怠。真比较起来,还不如你——哎,你可知……我创造微观造景,就是为了堵他们的嘴。他们哪知道陶冶情操,观摩自然的妙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