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偶遇小分队(1 / 2)

前线的崩溃的消息虽然是第一时间就传到虎头山的,但虎头山本来靠近对方占领的区域,而鬼子肯定不会就此收手,所以即便在比较安全的区域,救援小分队的队员们,也是比较小心的。

王大彪是个糙汉子,再加上他加入队伍的时间并不算长,所以这一路上最放松的反而是他!

王大彪跟在队伍的后面,他发现昨天还不熟悉的陈光伟和刘远两人,现在的关系却非常的不错。两个人走在路上,时不时说着什么,因为距离的原因,王大彪也听的不怎么清楚。

王大彪心里可纳闷了,这咋一个晚上的功夫,这两人的关系就变得这么好呢?

说到底啊!还是咋小陈同志机灵啊,刘远昨晚找他聊天,一方面是试探,作为之前常年做卧底的他来说,对一个新面孔,心里肯定是有提防的,但很快陈光伟的坦然应对,也消除了刘远心里的疑惑。

还有一方面,则是当他听老邱说,对方居然也是从德国进修回来的知识分子,一下子刘远就想起自己的弟弟-周卫国。

陈光伟你别说上辈子了,上上辈子也没有去过德国,他就只能在雪豹里看到的经历和刘远说一遍,这不说还好,一说那可让刘远的心里不好受了。

俗话说的好,男人只在兄弟面前哭啊!刘远也不知道咋的,就在陈光伟的身边哭了出来,这一下,两人的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

陈光伟和刘远两人正对着现在的局势抒发自己的看法。

刘远听着陈光伟的观点也是越来越觉得对方不简单。不光思想上站在他们人民群众这边,对局势的看法,也有着很多自己的看法。

最让刘远感觉到印象深刻的还是对方在对军队战斗力上的看法。

“纪律才是衡量部队强弱的关键因素。”

刘远听过不少人的看法,有人说是人数,有人说是准备,甚至还有人说是队伍的领导者。

乍一听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总感觉差了点什么,现在听陈光伟这样一说,刘远也是恍然大悟,心里对陈光伟的印象也不再停留在,一个只会做武器的家伙身上。

就在两人说一些更深入的消息时,派出去探路的同志回来了。陈光伟和刘远看见对方急匆匆的样子,也是知道可能是遇到麻烦了。

当探路的同志回来一说,刘远一下子就变得沉重起来。

他们的运气也是挺差的,居然来到敌占区就遇到了鬼子一个小队。

鬼子一个小队的人数通常为54人。具体构成是由三个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分队组成,每个分队一般为13人,加上掷弹筒分队和其他小队部成员,共计54人。在加强配置时,人数可能会达到62人。

刘远和陈光伟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知道事情有些严重了。

他们这边加起来一共才十三人,虽然他们现在的武器是新研制的STG44突击步枪,但如果遇到一个鬼子的小队,也是占不到什么便宜。

更何况,他们都很清楚,现在绝对不可以暴露,他们是要去保护同志转移的,如果还没有和同志会合,就好鬼子小队交上手,就算打赢了,也是暴露了他们现在的情况,安排队伍转移的时候,就更加困难了。

一行十三人里十二个都觉得这件事很棘手,蹲在一旁手里学着陈光伟抱着武器的王大彪却呸了一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