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捡草药 124(1 / 2)

况且沈玉英还有好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现在山上林子里越来越绿,草药和野菜也越来越多,她得随时注意着每种草药的采挖时节,不能错过了,要不一等又是一年。

准备的充足了,以后再发生什么了,她们也不至于手里无药。

药品这东西和粮食一样,手里有了心里才不慌。

家里的几个姑娘小子现在都在制药作坊忙活,所以现在陪沈玉英一起上山的是癞痢头和小猴子,还有小猴子十三岁的妹妹巧果儿。

原本大瑞,二满,癞痢头和小猴子,都是可以进制药作坊的,但是这几个小子都拒绝了。

大瑞说沈玉英和楚玥治好了他娘的病,他先不进作坊,作坊里不缺人,家里哪里缺人他去哪,现在天天跟着陆常山待在地里。

大瑞这么说了,其他三个小子也要跟着,可是沈玉英和陆常山,看癞痢头和小猴子岁数小,身体又不像大石头和小石头那么壮实,尤其是小猴子,肚子上的那个大伤疤还是粉嫩嫩的,看着都吓人。

沈玉英就让他们跟着自己采草药。

清明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了,再有两天就是谷雨。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在沈玉英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也是种麦子的,但是种的很少,可能是因为地理环境,比这里还要偏北方的原因,后来更是因为产量低,逐渐被其他粮食作物取代了。

在记忆里,家里种的最多的是高粱,大豆和谷子,谷子就是大黄米的统称,也就是五谷杂粮里的黍米和粟米,北方统称谷子。

其实五谷有很多种说法,南北方的说法不相同不说,从古至今的排列顺序也不相同,据说是根据区域常吃的主食顺序排列。

还有说是按着,金木水火土,五行来排列,那就更多了,三字经中还有六谷对应六畜。

沈玉英从小到大印象里,根深蒂固的五谷,稻,黍,稷,麦,菽,就曾经因为刷某音受到很大颠覆。

前面说的那些只是一方面,但毕竟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哪个说法,这五谷都在里面。

最让沈玉英纠结了一段时间的是,稷!

就是江山社稷的稷,传说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两神辅佐江山。

沈玉英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信息就是,稷就是高粱。

但突然有一天刷到一个博主说稷是黍或者粟,或者是指这两种谷物的统称,谷子。

为此沈玉英在网上搜了不少资料,发现各有各的说法,沈玉英最后总结,又是各有各的说法。

但是她是北方人,就还按着北方人的认知,稷就是高粱。

提起种高粱,谷子,沈玉英脑海里就会有一幅画面。

前面老爸赶马拉耲耙翻地,后面姥爷拿着点葫芦,一边走一边敲打。

点葫芦是东北农村,为了种高粱谷子,特别制作的工具,由种袋,筒子,篦子,点种棍组成。

可以解决种子太小,手工没办法播种均匀的问题,这个步骤很重要,种子不能撒多了,更不能撒少了,一般这个位置都是由,家里有着多年种地经验的老人担任。

点好种子,后面还会有人盖土踩格子。

除了这些画面,沈玉英的记忆里还有一片一片的小黄花。

这小黄花大的就是蒲公英花,她们小时候会撅一根蒿子棍,把蒿子棍上的枝枝叉叉,上面撅下去,把蒲公英的花连梗采下来,套在蒿子棍的枝枝叉叉上。

就会得到一个大大的黄色花树,然后拿着花树满地的疯跑,开心的不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