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投降儿媳(1 / 2)

她是要逼死他们!本来俘虏就没有地位了,如今再捏造出他们以后叛出大唐的事迹,大唐岂能容得下他们。

  肯定是大唐皇帝要杀死他们,又不想背上杀俘的恶名,才编造的名目!

  颉利愤怒到极致,可也只能出了位置,跪在堂中,低哑着声音宣誓:“尊敬的皇帝陛下,突厥人被打服了,就是大唐最忠诚的一条狗,绝不会再叛主。”

  李世民眼皮也不抬,对颉利可汗信誓旦旦的话置若罔闻。

  尉迟敬德小声对程知节吐槽:“哪怕没有山鬼的问答,陛下也不会相信他的鬼话。”

  绝不会叛主?你当龙椅上坐着的是三岁小孩呢。但凡大唐有一点虚弱,这群自称家犬的突厥人,就会转头化作恶狼,没有半点迟疑地抢先从大唐这儿撕扯下一大块肉。

  隔着遥远,颉利看不清唐皇的神色,他咬了咬牙,再次开口:“陛下……”

  李世民目光在他脸上扫过,含着不知有几分真假的笑说:“可汗先坐下吧,朕自然相信可汗的忠诚。”

  颉利忐忑不安地坐了回去。

  李世民望向自己的臣子们,“诸位卿家觉得,朕应该选哪一个?”

  臣子们讷讷不言。

  李世民道:“此事事关国运,还请诸位卿家畅所欲言。”

  长孙无忌知道那些大臣对明哲保身很有一套,便站出来做个表率,“陛下,臣认为突厥人畏威而不畏德,他们若是反叛,必然是大唐无法再镇压他们。此题选肆有很大的可能正确。或许七十五年后,我大唐下任,或者下下任帝王不再有陛下之威,方才令突厥寻到时机叛出。”

  这话说得动听!

  登时不少大臣开始附和,俨然这就是正确答案的样子。

  而那些趋向于谋臣的大臣们却都没有说话,一个个眉头拧着,将这道题和选择回想了一遍又一遍。

  像这样没头没脑的选择,才是让他们最头疼的,这摆明了就是让他们蒙啊!

  李世民把目光投在了他的智囊——从他还是天策上将时就跟随着他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身上。

  杜如晦道:“陛下,臣认为,首先应该去掉第一个选择。”

  “陛下今年方二十九,十一年后才四十,正是壮年,突厥如何敢反叛。”

  而且,哪怕李世民驾崩得早,十一年后,太子也十九岁了,年轻人,血气方刚,此时又是开国初,骄兵悍将不少,各兵卒还未糜烂,突厥人哪怕想要反叛,也断然不会选择这时候。

  同理,选择贰也差不多。

  当然,这个推断比较粗糙,可相对而言,他们得知的情报太少了,根本没有十成把握去判断拿一个选择正确。

  只剩下叁和肆两个了。

  这道题对于大唐不可谓不重要,毕竟突厥是为了什么反叛大唐,究竟是被昏君逼反,还是他们狼子野心,二者之间可谓天差地别。

  李世民也知道这个理儿,“五十五年和七十五年……”李世民第一反应就想选时间最长的那个,突厥敢反叛,证明大唐国力开始衰退了,他当然希望这日子来得越晚越好。

  但是随即李世民就想到,如果他是这么想的,那山鬼会不会也是故意这么安排的呢?

  不管是不是,现在也确实没有别的信息助他判定了。

  李世民从不缺冒险的胆量,他几乎是立刻敲了敲案几,下方臣子们讨论的声音,便如海浪退潮般由近及远地静下来。

  这时候,李世民方才看向山鬼,“我选叁。”

  山鬼由衷感叹:“你的运气真不错。”

  李世民有些诧异,按照往常,山鬼应当会再问一次他是否认定这个选择。

  山鬼看穿了他的想法,笑:“我喜欢新鲜的事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