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壹(11)(1 / 2)

如果这个年龄没有问题,那就说明,第一回 的时候,甄英莲是满了三岁,进了四岁,但是虚岁,所以说年方三岁,但实际上是虚岁四岁,四岁这一年,贾宝玉出生,也就是说,甄英莲足足比贾宝玉大三岁。

  所以第四回 ,甄英莲已经十二三岁,那应该是满了十二,进了十三,是虚岁十三,贾宝玉应该是九岁左右,那林妹妹应该就是八岁。第六回说袭人比贾宝玉大两岁,第六十三回又说晴雯、宝钗还有英莲与袭人是同岁。

  (英莲可以确定至少比贾宝玉大三岁,这一点肯定是错的,甄英莲的年龄被弄错,应该是因为她是被拐的,营养不良导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但她实际上比贾宝玉大三岁。)

  所以结果出来了,甄英莲比贾宝玉大三岁,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两岁,黛玉比贾宝玉小一岁,而薛蟠大薛宝钗两岁,也就是说。甄英莲比薛蟠小一岁。

  第二回的时候,说贾宝玉长到七八岁,而同年,贾琏二十岁左右,已经娶妻两年。而这一年,薛蟠只有十一岁,如果王熙凤比薛蟠小的话,哪怕他们同龄,王熙凤也就只有十一岁,十一岁已经嫁人两年,那就是说九岁就出嫁了。

  我:???摆明了这不可能,哪怕是清朝,起码也是十二三岁嫁人,九岁嫁人,除了童养媳,没那么早嫁人的吧?哪怕是清朝背景,都非常的不合理了。

  我思来想去,觉得是誊抄的时候抄错了。

  在古代,口语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辈表亲,男称表哥,女称表姐。但书面用语,是男称表兄,女称表姊。姊妹姊妹,姊是姐姐的意思。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将姊抄错成了妹妹的妹。

  实际上,王熙凤是薛蟠的表姐,而文中说王熙凤称呼薛蟠为哥哥,那好像都不是原稿,而是经过主编们修改过的版本,可能是根据抄错的表妹这个称呼,而改掉的。

第11章 壹(11)

  闲话不提,自这日开始,贾琏只要有空,就会前往林家,随林如海一道读书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林如海果真不愧是少有才名的天才,虽然如今还是个举人,但其博学,贾琏远远不如。

  贾琏前世也考中过解元,但他是寒门出身,远比不上林家底蕴深厚,林如海多年守孝,一直在潜心读书,虽只有举人功名,但其学识只怕许多考中状元的进士都不及他。

  也因此,贾琏跟随林如海读书学习,获益匪浅。

  偶尔贾珠休沐归家,听闻贾琏在跟林如海一起读书学习,便没有再去指点贾琏,倒是趁着休沐的时候,会跟着贾琏一起去林家向林如海请教。

  林如海虽瞧不上二内兄的夫人算计小辈,但贾珠却是无辜的,且贾珠聪慧,已有秀才功名,因此林如海也乐得指点贾珠。

  教导聪明的孩子,总是会令人心情愉快的。

  展眼,贾琏就跟随林如海学习了月余,两三年未见的生疏,也被这月余的相处给抵消了,甚至感情犹胜从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