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穿越的对照组(二十五)(1 / 2)

  万年长公主对于安妮的事,很上心,还不等棉花成熟,便提前把人送了来。

  安妮让那些老农领着一众雇工,处理棉花。

  待棉花处理完毕,安妮便又成立了一个棉纺织作坊。

  棉纺织作坊也对外招收雇工,待遇与毛纺织作坊相同。

  这次,连京城近郊几个县城的女人都听到风声,纷纷跑来报名。

  安妮命人经过筛选,第一批选了二百名。

  这些女工有了高薪稳定的工作,直接把家都搬了来。

  因为安妮还发了话,表示清泉观名下还有好几个农庄,农庄需要人打理。

  而雇工优先雇佣作坊女工的家属。

  左右都是给人当佃农,还不如给大方的明镜观主干活呢。

  等自己在清泉观站稳脚跟,日后有了孩子,也能在清泉观兴办的学堂读书。

  一家人有了收入,孩子又有了前程,哪怕背井离乡,那些穷怕了的贫寒人家也愿意!

  清泉观所在的无名山,因为两个作坊和道元班的新建,引来了几百上千的家庭。

  这些家庭聚居在了一起,竟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小镇。

  小镇因为清泉观而存在,所以很多人直接称呼它为“清泉镇”。

  那些商贾们闻风而动,也纷纷在清泉镇摆摊、开铺子。

  一时间,曾经僻静的小山区变得无比热闹、繁华。

  每日里都有一辆辆的牛车穿梭于小镇之上,黄泥土地上压出了深深的车辙印儿。

  整齐、干净的街道上,商家吆喝声、孩子们的玩闹声、老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有种置身东西二市的错觉。

  至少前来探望阿妹的安政,看到外面的景象后,不禁有些诧异:“这里就是无名山?”

  所谓无名山,就是没有名字。

  为何没有名字?

  还不是因为太偏僻、太小,没啥特产,更没有什么标志性景观?

  以至于连个名字都没有。

  可安政发现,这个连县志上都没有任何记录的无名山,现在却俨然成了方圆百余里最繁华的镇子!

  “是啊,上个月老奴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这么多商铺,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竟热闹如斯啊。”

  跟车的老仆听到安政的话,颇为感慨的说道,“这些都是咱们家二娘的功劳,她来了清泉观也才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硬是把一个默默无名的小道观变得举世皆知,连带着整个无名山都变得如此繁华。”

  安政缓缓点点头,“阿妹确实做得不错。”

  安政这几年一直在书院读书,书院规矩极严,除了每年三节,几乎都不放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