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宫斗不如造反(十二)(1 / 2)

  ……就这样,郑家改换了门庭,积攒了大量的财富。

  舍出一大笔钱,换回郑念儿的“前程”,别说胡氏了,就是老实的郑有粮都觉得划算。

  偏偏人家学子根本不要钱,人家想要做官! 想想也是,大渊朝阶级分明,有钱未必能够对当官,但当了官一定能弄到钱。

  这位寒门学子之所以愿意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答应王家来做这场局,就是因为王家许诺事成后,推荐他当官。

  这年头还没有科举,选拔官员一般都是采用前前朝的九品中正制。

  普通寒门想要入朝,只能求得当权者的推荐。

  而朝中的权臣,基本上都出身世家。

  大渊朝因为是新朝,朝堂上会有些开国功勋,这才稍稍分走了世家的些许地盘。

  但,就整体而言,还是世家掌控者官员的选拔。

  当然,如果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强势、有威信,也能决定朝臣的任免。

  比如先帝,他作为开国之君,既有“开天辟地”的功绩,手中又握有兵马。

  就算是那些氏族,也不敢真的跟他硬碰硬。

  即便如此,先帝也没有彻底消除世家对朝堂的控制,而是转过来与对方合作。

  先帝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还没有亲政的永承帝了。

  “可恶!!” 永承帝收到郑家传回来的消息,气急败坏、怒不可遏。

  然而,除了生气、砸东西,他竟也无计可施。

  不过永承帝到底不蠢,愤怒过后,他又安静下来。

  他或许不懂“解决流言的最好办法,就是制造更新、更大的流言”的套路,但他知道暂避锋芒的道理。

  反正他并不在意郑念儿的名声,只要郑家咬死了不嫁女儿,然后把郑念儿送走。

  带京中的风波平息下来,他再把念儿接近宫里就可以。

  至于什么女人的名节? 呵呵,过去还有二嫁的女人当皇后,母仪天下呢。

  郑念儿只是被人陷害了,她依然保有清白之身,只要皇帝不计较,外人就没有瞎逼逼的资格! 永承帝想通了这些,便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了胡氏。

  胡氏:……还能怎样? 外人都说她一个奴婢,比太后还要风光。

  事实上呢,何太后还是高高在上、手握大权,能够让朝臣们敬畏的临朝太后。

  而她,连个贫苦的田舍奴都敢欺上门来。

  “不急!不急!!” 胡氏恼恨之余,拼命的安抚自己:“一切只等陛下亲政就好了!” 等陛下从何太后、顾命大臣手里夺回了实权,他就能够真的君临天下。

  到那时,她这个“胡夫人”才会名正言顺。

  而曾经欺辱过她的人,也一定会被她统统踩在脚底下。

  包括何氏! 其实,不只是胡氏在期盼小皇帝能够尽早亲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