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洗白文的反派(二)1644(1 / 2)

  事实上,郑读会“热心”的帮侄女儿说媒,就是为了钱。

  郑读看上了知青点的女知青肖建英。

  肖建英漂亮,还是高中生,有文化,性子也好。

  郑读总是跑去纠缠。

  肖建英却看不上郑读。

  这人皮相倒是不错,但太懒、太不上进。

  肖建英非常通透,知道现在的郑读看着不错,有老娘、哥哥养着。

  但,等郑读结了婚,有了孩子,郑家肯定会分家。

  一旦分了家,没了大哥、侄子照顾,郑读连饭都吃不上。

  肖建英就算认了命,想在农村找个人家,也不会找郑读这样的废柴。

  大队长家的儿子、大队部会计的侄子,不香吗?! 肖建英很聪明,瞧不上郑读,却不会直接拒绝。

  她为难的跟郑读说道:“我还有个弟弟,今年也要下乡,我妈想给他找个工作,需要二百块钱!” 话不用说太透,精明的郑读就听懂了。

  想娶肖建英,少说也要拿出二百块钱的彩礼。

  郑读没钱,但他老娘王老太有呀。

  郑渔一家的工分,以及做木匠活的外快; 郑樵每个月寄回来的津贴; 郑耕比哥哥们自私些,但逢年过节回老家,还是会给王老太塞上几块钱。

  若不是几年前盖了新房,郑木匠又大病了一场,郑家的积蓄早就超过三位数了。

  即便如此,王老太手里还有三百多块钱。

  二百块钱的彩礼,王老太拿得出来。

  但,结婚什么的,不是只有彩礼。

  王老太觉得,肖建英开口就是二百,等开始正式谈婚论嫁的时候,肯定还有其他的要求。

  不说三转一响了,好歹要给人家新娘子买身衣服,或是买点儿值钱的见面礼吧。

  还有新房、酒席等等…… 王老太偷偷算了一笔账,小儿子结这个婚,少说也要三五百块钱。

  就算再节省,三百块钱也是有的。

  王老太没了老伴儿,对钱就抓得格外紧。

  她不可能把老底儿都花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