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226(1 / 2)

  岳教授便详细地和她聊起来,岳教授对她倒是颇为赞赏,说她是这次京大历史系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考得最好的了,特别是英语和学科综合考试。

  这个学科综合考试是今年最新设定的,大家都没什么经验,也没什么复习资料,这是历史硬功底的考察,其中最后的压轴大题,初挽的题目是论述北齐灭亡。

  岳教授赞叹:“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功底可见一斑!”

  夸赞之余,岳教授说起这次研究生入学延迟的事,这次主要是研究生教学楼和宿舍楼要扩建,所以没办法按时开学了,预计国庆之后开学。

  “不过我的建议是,你别耽误了,你如果自己能解决住宿问题,就先过来学习,我们东语系今年招了阿拉伯语专业的本科生,小语种,平时根本不招,就今年招了,我觉得阿拉伯文化挺有意思的,对你应该也很有助益,你如果愿意,我就给你写个申请,让你先跟着他们上课。”

  初挽大致问了下阿拉伯语专业的学习情况,听着那意思并不是一直有课,每周也就两三天课,其它时候可以自由行动,当下也就答应。

  她接下来要准备结婚,当然最要紧的是还想尽可能陪着太爷爷,如果能每周回去两三天,那是再好不过了。

  敲定入读情况后,岳先生又说起初挽的学习方向,初挽的专业方向是汉唐宋元考古,岳先生又给她推荐了一些书来读,包括《唐六典》、《唐律疏议》等典制文献。

  “国家制度是历史文化的积累沉淀,也是当时人们的行为规范,你只有熟悉了制度,才能更好地理解那时候的历史和文化。比如《唐六典》中有详细的官名年代变化,这种细节你都得研究透了,读透了这些,你可以再看看《资治通鉴》,你以前应该也都看过,你看的是哪个版本?”

  初挽恭敬地回了:“是1964年中华书局的一套。”

  岳先生听得诧异:“1964年的?是外面印绸烫金的那一套?”

  初挽点头:“对,我记得以前还有护封,装帧很好。”

  这一套还是当初陆老爷子给她买到的。

  岳先生笑叹了声:“你竟然读的这一套,不错。这一套是特别制作版,当年只印了一百部,这可是国家领导人送给外国友人的,你竟然读的这一套。”

  初挽以前对这些书只是读读,之后长大嫁人,这些书也就不知道扔哪儿去了,如今听了,想着回头这些书最好是让陆守俨给运过去他们单位机关大院,这样以后留着自己看看也不错,毕竟才一百部,挺珍稀的。

  一时岳先生又讲了这套《资治通鉴》的轶事,推荐了一位历史学家对《资治通鉴》所做的标点斠例等,让她仔细研读,琢磨其中的规律,初挽自然都一一应着。

  她最初想进大学读考古系,不过是顺便沽名钓誉罢了,现在遇到这样认真治学的,难免打起精神来,尽好一个考古研究生的本分,该做的学问也都得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