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朝堂上禁止眉来眼去63(2 / 2)

  “这……”

  众人纷纷看向身侧的同僚……他们不知道谢玹今日定要议出个所以然来的原因,原本还有些看轻他,以为此举只是哗众取宠,但此话一出,众人稍许放轻了心中的偏见,开始思考这件事真正的意义来。

  开凿运河,无非是担心苛政重赋,压得普通百姓抬不起头。一旦这些原本为拥簇者的“水”泛滥起来,掀翻这片名为大周的“舟”,后果便不堪设想。

  太后默许,王骐观之,李党众人巴不得谢玹再与三朝元老叶文栩吵起来,皆立在一旁看戏。然而谢玹言之凿凿已作担保,自然有人心神摇曳,表陈出自己的疑虑。

  “为何偏要在此时修运河?”

  谢玹微微颔首,碧色的瞳中满是自得。他身上略显臃重的下摆垂下来,扫过象征九重天阙的台阶:“在大周刚立之时,需得修生养息。而今已过数十载,久到高句丽换了一个又一个王上,我大周却依旧如不兴的水波,陈守旧序……须知万事万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秦庭不禁失笑。

  约莫那笑意太明显,在他脸上格外摇曳生姿,引得谢玹往他那处瞥了一眼。

  秦庭收起笑意,假模假样地将用掌心在脸侧蹭了一下,仿佛在模仿什么动作。

  谢玹看懂了,谢玹无语了。

  哪里来的失心疯!

  朝臣们等了半晌没等来下一句,抬头却见谢玹面色古怪,还频频往他们身后看。

  于是他们也顺势看去——但什么也没瞧见。

  谢玹清了清嗓子,将众人注意力引回来:“想必大人们知晓,若走陆路,永州至杭州需要数十个日夜;而若运河修起来,人们随水乘舟,便只需五个日夜;若有行商者需要运送货物,无论是布匹瓷器亦或者其他,都能更快地从南至北流入市场之中……”

  “届时,世事往来皆可借这条兴通的水路,我大周如今死水般不起水波的商贸,便可就此复燃。”

  在场之人,除了王骐与太后,其余的人要么对此事持反对意见,要么只明哲保身暂且观望,而今他们望见谢玹站在大殿中央,少年瘦削的身躯分明轻易便能被风霜摧折,却已有人心神动摇。

  他这般侃侃而谈,是否已想好万全之策?

  太后既能允许他在大殿上胡言乱语,是否证明太后心意已决?

  他们的反对,是否还有用处?

  但谢玹说的没错,若没修也就罢了,既然皇家都有兴修水路的意愿,届时运河连通南北,收益最大的其实是商贾。那些有利益在此的世家们,竟轻微被谢玹说动了。

  叶文栩察觉变化,眼露赞赏,却还是问道:“那修建运河的人力从何而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