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 / 2)

“这倒是。”贾敏听到这一点,倒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辈分确实摆放在那里。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自己这个外嫁女倒是可以多不给王夫人脸。

而王夫人嫁进了贾家,算是贾家的一份子,一个族里的,倒是不太好不给面子,也不能让别人觉得他们家族的人不团结。

这真真是……贾敏只能说,这样的事情只能多忍忍,不能让人看了笑话。在外头的人看来,荣国府和威烈将军府都是贾家的,打断骨头连着筋,两家必定不能闹得太开。

林海见了贾蓉,他之前便知道贾蓉去了巡防营。贾家祖上就是已武起家的,不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只是这两代,贾家的人多读书,转文了,却没有继续从武。

在林海看来,从武转文是非常必要的,毕竟这些年来,朝廷相对太平,不需要那么多武官。没有作为的武官,迟早都得被废掉,因为他们浪费了朝廷一大笔银钱。

也许四王八公的一些后人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还非常享乐人,认为他们的身份地位不同。实际上,皇帝早就不想要这些人继续白拿国库的银钱了。

再想想那些官员在先帝手中借的国库的银钱,到现在都还没有还上,这本身就是一把利剑。当今皇帝随时都可以让他们还,至于顾念不顾念老臣的,这种事情只要找到他们犯罪的证据,说他们贪图享乐不还国库的银钱,把他们打成不忠不义之徒,便可了。

那些百姓可不会去管那些人到底如何,他们只觉得皇帝做好的。百姓大多数都没有过那么好的生活,有的还过得非常辛苦。因此,在皇帝抄那些人的家时,百姓们还会拍手叫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水,指的是百姓。百姓欢喜了,那么皇帝就更有理由折腾那些人,那些忠臣贤臣自然也不敢说不是。而那些不想还银钱的老臣多半是脑子不清楚的,又看不清楚形式的。

“平日可还有读书?”林海询问贾蓉。

“读一些。”贾蓉有些不大好意思,“以前虽然读书,但读不好。后来到了巡防营之后,就发现还是得读一些书。”

巡防营里多的是世家公子,还有那些官宦子弟,那些人过去锻炼磨练的。那些人倒是也不会多笑话贾蓉,可是贾蓉瞧见别人都做得那么好,再看看自己,瞬间就觉得自己十分无用。

因此,贾蓉便也想多学习一些,想着日后要立起来,得撑起威烈将军府。他如今明白的事情多了,自然就跟以前不一样。

“是该多读读,从武之人,也不是莽夫,也懂得这些的。”林海微微点头,他早年听闻贾蓉是一个纨绔子弟,整天就跟丫鬟一块儿玩耍之类的。

他现在瞧瞧贾蓉,倒是觉得对方现在不错了。只要贾蓉日后依旧能这么懂事,那威烈将军府也不愁。

有泰安郡主在,皇帝必定不可能太为难威烈将军府,要是贾蓉再立起来,那么威烈将军府就还能保持百年辉煌。当然,这辉煌跟没有开国先祖的辉煌,但也能继续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另一边,贾惜春等人还是小孩子,可不管那些事情。他们正坐在屋内吃糕点,再拿小鱼干喂喂大胖橘,摸摸大白兔的耳朵。

“小表姐,我有爹了。”小林祈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兴奋地跟贾惜春道,“有爹了。”

“嗯,有!”贾惜春笑着点点头。

“有就有,说这些做什么。”林黛玉听见弟弟说这些,便想到贾惜春虽然有爹,可是表妹的爹一直都在道观里,对表妹也没有多好。听说表妹前一段时间还差点吃了毒丹药。

因此,林黛玉怕小林祈说了这些话,惹贾惜春伤心。

“姑父来了,挺好的呀。”贾惜春可没有去想自己有爹没爹的,反正自己的日子过得挺好的。

林海回京才好,那么林家一家子就在一起了,林黛玉也就更加硬气了。最重要的是贾惜春从林家赚到了不少功德,对于她而言,功德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林黛玉一家子也得过得好。

时间匆匆,这一年又过去了。没等正月过去,贾老夫人就叫了王夫人和王熙凤一块儿到荣庆堂,直接把王夫人送给刘家和林家的礼单扔到王夫人的面前。

“瞧瞧你做的好事!”贾老夫人冷着脸。

王夫人一看到那些礼单暗叫不好,转头就看向王熙凤,心想一定是这个侄女做的。

“婶婶看我做什么?”王熙凤倒是没有叫王夫人姑母,而是跟着贾琏叫王夫人婶婶,“年前,我可没有管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