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1 / 2)

“我跟他们不熟。”贾惜春坚定地道,是真的不熟,不是假的不熟。她连甄家那些人的结局都不知道怎么样的,毕竟原著前八十回才是曹雪芹写,后四十回是别人续写的。

她当年看原著确实看了几遍,前八十回看了,后四十回也看了,可到底过去那么多年。贾惜春自然就不记得原著里有没有写甄家人如何,也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人的结局,她记得的判词也记得不多,甄家在她的记忆力就跟路人甲差不多。

即使甄家在原著里很重要,有什么对比面的,但是她不是研究红楼的学者,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哪里可能去思考这么多问题。

甄家之于贾惜春,还没有番薯之于贾惜春来得熟悉呢。

“见是可以见一见,帮是帮不上的。”贾惜春直言,让亲娘放心,“您也不用担心女儿做傻事,女儿又不是三岁孩子。”

这一个个都认为她会多管闲事么,怎么可能,她又不是傻逼啊。

甄家女眷到了京城之后,没有去泰安郡主府。她们听过泰安郡主的一些传言,佛珠手串能对人冒黑光的,要是她们去求泰安郡主,然后,泰安郡主来一句佛珠手串对她们冒黑光,别没把家里的男人救出来,她们自己就搭进去了。

后宅的女人多多少少都做一些不干净的事情,比如让妾流产之类的。

甄家曾经那么富有,男人后院就更少不了解语花,多的是女人。这些正妻少不得就得用一些手段,别让那些妾室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也没少出手对付庶出的。

像甄家这样的人家,嫡庶之分倒不是特别明显,还想着让女子嫁入皇家,再保甄家荣华。这就导致一些庶出的女子过得很好,养养都很精细,甚至有的庶女还能踩在嫡女的头上。

要是这些正妻没有一点手段,不就是被妾室踩在头上,还得看着那些庶出子女过得红红火火。

甄家女眷不敢去泰安郡主府,就是去荣国府,去林家,还捎带上王家。至于柳家已经倒下,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就只能依靠其他家。

然而,这些人家都不可能帮衬甄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沾上甄家。这就导致甄家女眷求助无门,给人赔笑给人送礼,都没有一丁点用处。甄家女眷倒是想进宫见甄太妃,可是她们又进不了宫。

皇宫里,甄太妃终究还是知道了甄家的事情,她的身体不大好,却也没有严重到下不了床的地步。

甄太妃不敢叫皇帝过来,只能自己去求见皇帝。她不是太后,没有那么资格让皇帝过来。

皇帝见了甄太妃,他没有让人刻意隐瞒甄太妃,对方知道才好,想着要为甄家求情,以后就别把手伸到后宫。甄太妃表面上没有明着跟皇后做对,看上去安安静静地待在皇宫角落,实际上,她却有安排女子到皇帝的身边。

一个不是太后的太妃,手中没有那么大的权势,为了甄家的荣华,甄太妃得做打算。她还想着以后得让甄家女嫁给太子,这才能继续护着甄家的荣华。

甄太妃见了皇帝之后,就开始回忆当今皇帝还没有登基的时候的事情,回忆她曾经如何对待皇帝的,想让皇帝放过甄家人。

“朕念着太妃的好,迟迟没有解决甄家的事情。”皇帝开口,“也没处置许美人。”

许美人是甄太妃暗中安排到皇帝身边的,皇帝一开始也不知道,等到后面才知道的。皇帝不喜欢别人插手他的事情,甄太妃伸手伸得太长了,即使有很多太后太妃都会这么做,但是甄家仗着宫中有一个甄太妃就作威作福,已经触及到皇帝的底线,皇帝自然就不可能容忍他们。

原本能容忍的事情,也因为他们的得寸进尺而越加不喜欢,进而变得不能容忍。

皇帝对甄太妃就是如此,原本能容忍她不少事情,可是甄家又做了那么多错事,他便觉得甄太妃不好。

甄太妃脸色微变,她安排的人到底还是被发现了。她大致了解当今皇帝的性子,对方不喜欢别人插手他的事情,“皇上要如何处置许美人就如何处置吧,只求皇上放过甄家人,我愿去皇家寺庙为先皇祈福,为皇室祈福。”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甄太妃明白,为了保住甄家,她必须做出牺牲,哪怕去寺庙安度晚年,她都得去做。

第170章 真假宝玉相会

当甄太妃御书房出来之后, 差点没站稳。皇帝什么都知道, 就是一直都没有出手。什么都知道啊,甄太妃心生悲凉,她以前对皇帝也不差,好歹还有点情分, 她以为自己还能做一些事情, 却没想到变成这样。

只要甄家人能活着就好,甄太妃不敢奢求太多,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皇帝没有让甄家人死就不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