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33(1 / 2)

  陈平戈低着头,看着脚下,不好意思地说:

  “家里还是老样子……但是之前有一家叫《中学生》杂志的编辑,找我约稿,我把稿费攒起来了,差不多足够交学费了。”

  “《中学生》杂志?那挺好,我也经常看那本杂志。”

  林老师听完后很高兴:

  “用的什么笔名啊,最近还有上文吗?”

  “隔壁五班的老徐,老跟我吹嘘,说他们班的学习委员罗同学的文章,上了这本杂志,我内心还纳闷呢,我们班的陈平戈作文写得更好,怎么就没见投稿呢!”

  林老师仔细问了陈平戈上文的那几期期刊,又大大地夸奖了陈平戈好久。

  陈平戈走出校门的时候,遇到了杨洙,她靠着车,站在人来人往的校门口,拿着袖珍单词本,旁若无人地背单词。

  “你们老班真能说,一说教说一个半钟。”

  陈平戈笑笑没说话,把眼镜拿下来,从书包侧面的网兜,拿出个塑料眼镜盒,装上,塞回去。

  杨洙发动自行车,和陈平戈并肩骑行,又问:“你眼镜几度?眼镜上课的时候戴,骑车不带,挺收放自如的。”

  “不到一百度,就是有点散光。黑板远了抄笔记有点麻烦,不过不影响日常生活。”

  杨洙又扫了她放眼镜盒的网兜一眼,“就羡慕你们学渣,我们学霸界人均 400 度加。”

  陈平戈比了个大拇指,“失敬失敬,佩服佩服。”

  杨洙是陈平戈初中的时候,处笔友的时候,处上的朋友。

  那时候学校,一度很流行交笔友的风尚。

  有一次,陈平戈经过杨洙教室,短发高大的杨洙,突然气势汹汹地走过来,拦住了她,把一封信塞到陈平戈手里。

  她的眼睛看着陈平戈的身后说:“我们做笔友吧”,带着不容拒绝的执拗,然后又说,“每周三下午,你可以把回信,让你们班的张大佑带给我”。

  杨洙学习成绩很好,年级里每次考试,总能排到前三。

  杨洙交友,直接带着学霸的目的性,只跟学习成绩差不多的人一起玩,跟差生们,从来玩不到一块去。

  杨洙后来告诉陈平戈,她会选她,第一觉得她作文好,两个人交笔友,她还可以顺便学习提高下作文水平,第二,她觉得她跟陈平戈是同一类人。

  杨洙爸爸,在她刚上小学时就因病去世了,母亲常年体弱多病,所以家里一直都很困难。

  衣服除了校服外,穿的是亲戚不要的旧衣服,一年四季,脚底都是一双旧旧的球鞋,一直要领镇里的贫困补助,跟学校的救学金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