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老乡说,糍粑必须趁热打8(2 / 2)

  “我们能聊什么啊,不就是洗衣做饭、种地插秧、家长里短的那些事情呗。”年纪稍长的友兰婶出来打太极了。

  “是啊,我们都是没上过大学的,也聊不出什么好新闻。”说话的这位是镇上修车行的老板娘。

  向野笑了笑,想来是自己打扰了她们聊天的兴致,她赶紧换了个话题。

  “我刚刚拍了几段视频,发现大家都特别上镜。”

  向野说着举起了手机,在她们面前开始播放刚刚的一段视频素材,几位大婶看到视频里自己的样子,和她们自己拍出来的,确实大有不同,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始你推我搡。

  “小野,你没有抖音吗?发抖音上啊。”友兰婶乐呵呵地看着她。

  “注册了一个,没怎么用过,不太会用。”向野倒也不是谦虚,她始终觉得看短视频是消磨人生、浪费时间,自己拍短视频又会浪费太多精力。

  !DEA 倒是有个新媒体推广部,负责人是李弋从 W 大新招来的学妹赵励励。向野从来没插手过短视频平台推广的相关业务,也没时间去深入了解,只是对私域流量、短视频平台的品牌运营有一些浮于理论的认识。

  “抖音太简单了,你发!到时候我们去给你点赞!”

  最年轻的群芳幺婶突然自信起来,高材生还不会玩抖音?这让她突然有了一些小小的“优越感”。

  “我们还有个微信群呢,里面四五百人呢,大家都是发了就在群里说一声,我们互相点赞。”友兰婶团着手里的糯米。

  “四五百人的微信群?”向野着实震惊了一下。

  “来,我拉你进群。”车行老板娘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又从兜里掏出了手机,爽快地邀请向野加入群聊。

  向野忙不迭地递出手机,脑子里正在飞速运转,她突然有一秒的惊慌,自己落后于这群年长者的惊慌。

  她每天都在写字楼里做着广告有关的事,做漂亮的方案,见刁钻的客户,打通并整合不同渠道的资源,提一些看起来高屋建瓴的推广建议……实际上,已经忙到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实践、去沉淀、去进步。

  但是她毕竟还是有专业功力在身上,大学时候自己导演、拍摄、剪辑的广告还获过奖,手机上的视频剪辑 APP 比起她能熟练操作的 Pr 来说,实在是太省力气了。

  向野花了十几分钟,剪辑完成了这个打糍粑的视频,封面只放了三个简单的字:打糍粑。片尾处,用一个超大的棒棒糖做出场费,请友兰婶的小孙女,帮忙拍了一个笑嘻嘻朝着镜头递糍粑的画面。

  晚上 8 点,她发出了这个视频,同时在群里向自己新发展的“老姐妹”们发出了分享链接。

  在上庸市的抖音同城实时页面里,比起一堆对口型、拍抄袭段子、跳广场舞的、拍同款的粗制视频里,这个视频从运镜到剪辑,从画面到配乐,都体现出了向野作为广告传播专业的科班生,所能制造出的高级感。

  向野没料到的是,自己发的第一个短视频,居然火了!

  这群老姐姐也没想到,向野的视频点赞居然一个晚上就过了 5W+,大家都欢天喜地的在群里实时播报着向野的点赞数和涨粉数据,向野可是她们今天花了好几分钟亲自带出来的,能不开心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