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16(2 / 2)

汤匙已然送到了嘴边,那薄唇却抿得死紧,锐利的眸光落在她身上,如有实质一般。

秦采薇砸了咂嘴,“我不说了就是嘛,你这人真小气......”然后在对方目光再次扫过来前,适时闭上了嘴。

傅清忱吃饭十分斯文,即便自己喂得并不慢勺子也常舀得满满的,他却不会洒得到处都是,慢条斯理,姿态闲适。

且明明是极粗陋的食物,他却总给自己一种他在吃珍馐美味的感觉。

倒不是说他的表情有多惊艳,而是那种,这些东西虽然很珍贵,然本公子不过是为了果腹才勉强食之那种派头,好像这平凡的韭菜炒鸡蛋都变得高大上了起来。

不过再是教养良好,人的本能却是很难控制的。

刮完碗底最后一勺麦粥,秦采薇收了手,刚要起身,却发现傅清忱眼角的余光总不经意的落在碗中,带着几分意犹未尽的渴望。

她在心中一笑,却只当没看见,把空碗放回桌上,然后就着那剩下的半碟炒韭菜喝完了一碗粥。

期间她时不时的去瞧床上人,想看他到底能不能忍住不问她,不想对方却嘴角往下一拉自己撑着身子躺了下去,头还朝里转了转。

咦?这是生气了?

吃完饭,秦采薇收拾了碗碟要出去,刚行到门口又停下脚步,偏头朝里道:“大夫说你胃不好,暂时不能吃太多,等以后养好了,我再做好吃的给你吃呀。”

缠着纱布的后脑勺对着她,也不知道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靛青色的帐幔倒是随风动了动,显出几分欢快来。

见他不理自己,秦采薇也不再多言,收拾完家务便拿了镰刀背着背篓下地去了。

秦家是有几亩薄田的,实际上以前更多,只是被原身给卖了,如今剩下的地也就勉强够母女两人糊口,还是那种捉襟见肘、饿不死的糊口。

毕竟原身再是恶毒,但也没到要母亲连饭都没得吃的地步,所以才打起了卖傅清忱的主意。

因为地少,她家目前种的主要粮食一是地里的水稻,再就是两块麦田,一块番薯地,一块菜地。

为了尽可能多种些东西,李氏还在田坎和麦地的斜坡上种了豌豆,她现在出来就是给红薯翻藤的。

事实上因为这本书的朝代架空,所以并没有原样照搬中国古代,红薯和玉米等农作物都有,只是长势不好。

秦采薇看了眼铺了满地的藤蔓,舒出口气,挽起袖子开始干活。

她先是用镰刀给红薯打了顶,然后又顺着其延伸的方向将红薯藤全都牵提起来,然后再微微朝一侧翻转。

“秦家丫头,你在干嘛?”有人路过看到,好奇驻足。

秦采薇擦了擦额头的汗,“翻藤,让红薯个头长得更大些。”她老实回答。

不想这话却把对方逗笑了,“这样红薯的个头就能长得更大?我看你不如多挑些粪肥来浇地才是正经。”显然以为秦采薇是为了偷懒不浇地,这才做此荒谬举动。

“大叔,这藤蔓铺在地上,难免就会生出侧根长一些个小的红薯,白白占了地里的肥不说,还会影响主根茎膨大,还是翻一翻的好。”

“唉,你越说越不像话了,谁不想地里多长些红薯出来?你却偏偏要把它扯了,真是胡闹。”对方显然不信,摇着头走了,其余人也一副她不干正事的神情。

秦采薇见他们不信也不在意,他们追求数量,她追究重量,反正越大越好,毕竟等到冬天她家可能就得拿这当主食了。

翻完地时已快天黑,她背着打顶的红薯叶回家,先挑了些嫩的留着晚上吃,又切了点碎叶倒在院中的石槽里,引鸡来吃。

说起来她家现在又多了一只母鸡,说不定每天便可多捡一个鸡蛋了,日子果然在慢慢变好。

喂完鸡,她又进屋去看了看傅清忱,见他睡得沉,便换了衣裳打算去接李氏回来。

后山村虽地处边陲,其实位置还算不错,离县城只有不到二十里路,当日便可来回,只是城门每到落日前便要关闭,所以不大方便。

但是镇上就不一样了,在距离后山村约莫不到十里处还有一个镇子,名青石镇,虽比不上县城繁华,却也有不少人家,有余钱雇人的也有,有时附近村民若是在县里找不到活计,便会去青石镇碰运气。

她趁着天光未暗匆匆向西而行,到青石镇时天色已然全黑,不过未免回来时照不见路,她还是没点油灯。

李氏来这里干什么秦采薇不知道,不过想来也是与人做活,毕竟以前原身败家不说还经常朝她娘伸手要钱,秦家家无恒产,若有钱,定然是李氏赚的。

正想着她是挨家挨户的找,还是在镇子门口等对方,便听长街尽头木门吱嘎一声响,一道颇不耐烦的女声突兀传来,其中还夹杂着一道唯唯诺诺,明显处于弱势女低音:“王嫂子,这......这真不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