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 / 2)

  而不是像一些做代加工的网红一样,虽然经常能卖出爆款,可一旦有一款产品爆雷,信誉就一落千丈。

  上次跟剧组进山,忙着工作,卫昇都没来得及和江小满细谈。正好,这次要是N市真能想办法把黄柏村搬到郎山那边去,到时候倒是可以请N市这边的领导帮帮忙,在后面推一把。

  只要能让江小满把郎山的农产品牌子打出去,形成规模化产业,那么,搬到郎山的黄柏村村民,就可以跟着江小满一起做农产品种植加工,再加上自己的自媒体账号运营,两条路一起走,总有一条路能致富奔小康吧?

  “好!不愧是大名鼎鼎的卫老师啊!”孙立民拍桌大笑,好一会儿,才止住笑声,忍俊不禁地解释道——

  “这要是换成别的省份,可能还要费点儿周折,可要是郎山那边,那问题应该不大。”

  “你们或许不知道,几年前,咱们N市,正好就是郎山镇所在县脱贫攻坚战的对口帮扶单位啊!”

  “什么?这也太巧了吧?”卫昇惊讶道。

  “或许这就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吧。七年前,我们对口帮扶郎山人民脱贫致富,七年后的今天,轮到咱们找郎山的乡亲们求助了。”

  孙立民的一番话,让在场众人不禁动容。

  七年之前,你将我拉出贫困的泥潭。

  七年之后,我带你走出这片被污染的土地。

  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奇妙的缘分呢?

  第120章

  孙立民在黄柏村呆了一天就离开了,不过,临走的时候,他把N市发改委“对口帮扶处”的负责人李橡叫了过来,听说之前N市对口帮扶郎山,就是他在负责的,有这份香火情,和郎山那边联系起来应该会方便很多。

  当年国家号召他们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贫困地区,N省对口帮扶的就是G省,然后下面各个市“包产到户”,每个市都对口帮扶了若干个贫困县,再层层下派任务,李橡就是负责在中间做沟通工作的,几乎每个贫困县他都接触过。

  不过,听完黄柏村的情况之后,李橡却建议他们最好选择郎山镇旁边的东乡镇。

  “东乡镇也在郎山山脉,不过他们那边脱贫速度比较快,当年我们正好有个产业园需要大量招工,为了帮助郎山人民尽快脱贫,我们就从东乡镇招聘了大量劳动力进厂务工。”

  “后来我听说,东乡镇的乡亲们在产业园打工赚到钱了,就拖家带口把全家人都带出去了,在城里买了房子,彻底从大山搬出来了。”

  “好像也因为这个原因,当地废弃的民房和山地特别多,倒是正适合拿来安置黄柏村这些村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