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444(1 / 2)

  卫昇给他们出了个主意:你们不要照着协议念稿子,跟老百姓也算算账嘛~

  或者干脆搞个收入对比的表格,一亩地种洋芋种红薯,去掉家里吃的和喂猪的,卖的钱一年能有一千块钱就算不错了吧?可要是换成他们指定的中草药,一亩地一年至少能赚五千块钱!

  想想看,整个九溪县都是地广人稀,有些家庭要是劳动力多、勤快点,开个二三十亩山地不是问题吧?

  一亩地五千,三十亩地就是十五万啊!

  一个家庭年收入要是能达到十五万,别说脱贫了,直接就奔小康了好吗?

  再说了,卫昇这笔账还是按照他们收购价最便宜的药材来算的,要是胆子大一点,或者愿意跟合作社学习中草药种植技术的,种一些单价高的中草药,亩均收入搞不好能有几万块钱呢。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现在拼命多开一亩地,今后家里每年就能多出来几千上万的固定收入啊!

  一时间,整个九溪县到处都是扛着锄头上山开荒的。

  说开荒也不对,应该是把以前抛荒的那些山地,又重新开垦出来了。

  这其中,尤其以沅溪生物的发源地沅溪乡,干劲最足!

  毕竟,谁能想到,卫昇最后居然以他们乡的名字,注册了这家生物制药公司呢。

  这可是他们乡最大的体面!

  一想到以后走出去,人人都知道他们沅溪乡出了一款能出口到外国去的“神药”,沅溪乡的乡亲们恨不得刨地刨得锄头冒火星,一定不能在中草药种植这一块输给别的乡镇!

  白龙涧村,巫琼华终于忍无可忍,带着孩子,收拾好行李搬回娘家,单方面宣布和丈夫分居了。

  巫琼华嫁到白龙涧已经七年了,给丈夫白平波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以前丈夫在外面打工的时候还好,虽然也不顾家,但每个月至少给她转一千块钱过来,山里花销少,一千块也够她们娘四个生活了。

  可就在几个月前,白平波接到妻子的电话,说老家也开始搞农业合作社了,而且只要签约做了订单农户,种植合作社指定的中草药,他们家十几亩山地,一年起码能挣八万多!

  白平波立刻辞掉工作回了老家。

  只是,让巫琼华失望的是,回乡后的丈夫,并没有像她想的那样,和村里其他人家的男人一起上山挖地种草药,而是到哪都抱着他的手机,下地干活也不好好干,挖坑种草药的时候,随便挖两下就把种苗丢进去,也不管深度是不是超标了、以后下雨种苗会烂根,反正赶紧种完就跑到一边刷手机去了。

  巫琼华一个人,又要上山种草药,又要在地里给几个孩子做饭,家里还多了一个大爷要伺候,她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跟丈夫干了几架之后,见白平波依然死不悔改,干脆带着孩子搬回了娘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