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1 / 2)

  什么荠菜、野葱、蒲公英、马齿苋、槐树花、构树花、榆钱儿、灰灰菜、苦菜、折耳根……这么说吧,只需要给胡姥姥一把小锄头,她能把一座山都变成不要钱的菜市场。

  听着卫昇在那儿科普着五花八门的野菜,高爽和范景轩都惊呆了。

  “等等!季芳汀老家不也是农村的吗?怎么你们说的野菜不一样?”范景轩大吃一惊。

  卫昇:“……有没有可能,季芳汀的老家,老百姓都是自己种粮食种菜的,他们平时也很少吃野菜?”

  不是所有农村人都要挖野菜吃的好吗?

  还有那种根本不种地,每年靠村集体分红就能富得流油的村子呢。

  接下来的时间里,备受打击的高爽和范景轩,就被卫昇拉着,强行上了一节“野外常见野菜实用辨识技巧”。

  他们学会了分辨水芹菜和毒芹的区别。

  知道了地环的地上部分长什么样。

  甚至还砍了一大捆叶子尖尖的小灌木,据卫昇说,这种树的叶子俗称“斑鸠叶”,也是可以做豆腐的,口感有点类似薄荷味的果冻,凉拌很好吃。

  出去了一趟,装了满满两个大背篓回来,甚至还扛了一大捆树叶,虽然累的半死,但高爽和范景轩都觉得自己“立了大功”。

  卫昇说了,这些食材足够他们吃两天的,这样的话,明天他们就能腾出时间,努力去赚回程的路费了。

  第242章

  临时搭建的“营地”里,季芳汀蹲在地上当“烧火丫头”,用黄泥巴和石头垒砌的灶台边,杨骏正满头大汗地把蒸好的橡子盛出来。

  这是最后一道工序了。

  因为他们着急吃,按照常规程序,反复晾晒蒸煮肯定来不及,卫昇就试着改良了一下流程。

  先放在锅里煮沸半小时,然后捞出来,用袋子装起来,丢在溪水里冲洗,最后捞出来,再隔水蒸一遍,再淘洗一次。

  这样反复两次,橡子里的苦涩味虽然不能完全去掉,但吃起来口感已经好了很多。

  “我刚才尝了一个,这橡子真甜!”杨骏高兴地从锅里捞出几个给他们。

  卫昇剥开一个尝了尝,大概是落在地上已经很久了,这些表面已经变成棕色的橡子已经完全成熟了,果肉软糯,吃着有一股淡淡的回甘,居然真的挺好吃。

  “咱们留一点晚上吃,剩下的摊开晾干,明天找老乡借个石臼和石磨,把橡子肉弄出来,碾碎了,可以做橡子窝头,还能晒干加工成面粉,后天我给你们贴饼子吃!”

  听卫昇这么一说,别说几个嘉宾了,就连摄像大哥都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高爽和范景轩放下东西,帮着杨骏先把蒸好的橡子拿去晾在空地上。

  季芳汀看看暂时不用烧火了,也跑过来帮卫昇一起摘野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