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848(1 / 2)

  唯一的“高科技”,大概就是炸小串儿的摊子了。

  不过也不能指责别人没有“地方特色”,毕竟全国的炸串都差不多,能炸的食材就那些个花样,老板也不能玩出花儿来呀,当然是进货能进到啥,人家就炸啥。

  虽然炸的东西差不多,但这家炸串摊子的价格,却让来吃过的游客大呼“物价回到了小时候”。

  素菜一律五毛钱一串,什么炸蘑菇、炸金针菇、炸茄子、炸豆角……还有专门给喜欢吃炸土豆片的人准备的土豆片,拿塑料小筐子装起来,小筐四元,大筐八元,一筐子里面有好多土豆片,绝对比烧烤店里那种竹签串起来的土豆片划算得多。

  荤菜也不贵,火腿肠小串的都是一块钱一根,素鸡、鱼豆腐、甜不辣、各种丸子也是一元一根,只有一些比较贵的,像是脆骨、掌中宝、鸡排之类的,是两元、三元的,但也比在城里的串串店里卖的便宜多了。

  绝不会出现一个鸡爪用十几根竹签串起来那种情况。

  炸串的食材全国都一样,但这个炸串摊子能在东岗镇大集火起来,靠的可不仅仅是物美价廉,而是老板自己熬的甜辣酱。

  据说好多游客都是奔着他家的特制甜辣酱过去的。

  而且这个老板还特别懒,别人让他多熬点甜辣酱拿来卖,他回去打听了一下,自己卖酱的话,还得去做什么食品安全鉴定,还得去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各种材料,□□……想到过程如此繁琐,老板就果断缩回了想创业的脚丫子。

  想吃我家的甜辣酱是吧?那就来吃炸串呀,买炸串送甜辣酱,只要你能吃辣,随便你抹多少,甜辣酱我又不额外收你钱,还要什么自行车?

  游客们都快被老板给整不会了。

  但没办法,谁让老板家的甜辣酱,外面都买不到呢,想吃,只能乖乖排队咯。

  同样的一幕,还出现在其他摊位上。

  尤其是两位老人家的豆腐摊子,现在已经成了东岗镇大集的网红打卡点。来东岗镇大集,要是不吃姚师傅家的泉水豆腐,那就是白来一趟。

  姚师傅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看到老两口的豆腐摊子火了,眼红得不行,跑到大集上,“劝”一老年纪大了,要保重身体,摆摊这么辛苦的活儿,不如让他们来做,气得两位老人抄起盛豆腐的大铁勺,差点把儿子打得满头包。

  姚师傅两口子,自问对儿子都尽到了养育的义务,抚养他们长大成人,给他们盖房子、娶媳妇,老伴儿还给两个儿媳妇都带过孩子。

  结果呢?看他们两口子年纪大了,干不动活儿了,两个儿子就合起伙来忽悠他们。

  一开始说的很好听,舍不得看他们一大把年纪了还要下地干活,让老两口把名下的粮食地给儿子种,两个儿子每年给一老一些稻谷和麦子做口粮。

  老两口当时还觉得儿子长大了,知道孝顺他们了,结果没想到,第一年还好,起码给足了老两口吃饱肚子的口粮。

  到后面,就借口种子化肥涨价了,旱灾水灾歉收了,每年给他们的稻谷和麦子,去掉瘪谷和砂石,剩下的还不够他们半年吃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