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2 / 2)

  “或许是在房里勤奋读书?”章季青的声音很轻, 他对自己的猜测也没有信心, 同样用怀疑的眼光看向陈熙, 寻求他的认同。

  陈熙虽不是很相信, 但也说不出更好的原因,“难道是被司业抓住了小辫子?所以要开始上进了。”

  “逸哥儿如此聪慧, 要真是想用心读书,肯定能行, 你看他帮我写的这些。”章季青边说边扬起手中歪歪曲曲画成表格样子的纸张。

  他给陈熙看的就是江逸答应帮他做的分析, 是每回功课被批注的部分的规律总结。

  江逸根据表格的交叉对比,帮他划出了最常犯的错。这是最简单的分析方法, 不能说一定可以有大的提升,但对章季青来说目前应该还够用。

  陈熙摇摇头表示不理解。

  ******

  这日下学后江逸没有与陈章二人一同回去,而是转道去了修道堂那边,他这是要去找江诚。

  江逸在家里与这个弟弟交往甚少,平日里江诚也不怎么往长公主的院子里凑,两人虽同住在国公府里,大了后见面的机会却并不多。

  就连同在国子监上学, 都是各自坐马车过来的。江逸曾经见过父母因为庶子女关系紧张的样子, 所以一向顾虑长公主的心情,不主动提起江诚。

  据说他们是同一天出生, 之所以是据说是因为江逸并没有直接的记忆。

  他穿过来的头一年一直都是迷迷糊糊的,主要精力全放在一些维持基本生存的吃喝拉撒上面,一岁多以后才慢慢回忆起了一些前世的事情,所以那段时间的事都是后面从母亲和乳母李嬷嬷那听说的。

  虽然是同一天出生,但他是早产,江诚是足月,按理说应该是江诚大一点,现在很多人看到两人也会猜测他是弟江诚是兄。

  但长公主可不管这些,她一句话就决定了两人今后的地位,以后江诚见着他只能称一声兄长。

  江逸对这个倒没什么感觉,只是越到大了他越发现江诚拿的剧本也不简单。

  江诚因为其出身,在国公府不受待见,但他本人勤奋上进,在学业上颇有天赋。如果不出意外过个几年就能下场科考,虽不一定能跟江慎一样一路顺风顺水中个状元,但是考上举人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这当然不是江逸的评价,他还没这个能力去评价江诚的学业水平,这话是他听教他们的夫子说的。

  这或许就是江诚身为驸马庶子最好的出路了吧。

  关于江诚的出身,江逸也奇怪过为什么父亲看上去对母亲敬重爱护,母亲又贵为长公主,父亲还会有两个妾室。

  后来还是从偶然听到的樊嬷嬷劝说母亲的那些话中拼凑出了一部分故事。

  年轻的庆国公世子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在一次灯会上被长公主撞见,两人互生爱慕之情。随后受宠的长公主央求父皇赐婚,两人婚后很是过了一段浓情蜜意的日子,没过多久就有了长子江慎。

  但在江慎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长公主未再有身孕,而此时,因为儿子尚主而在儿媳面前还要退避三分的老国公夫人又恰巧收留了一位远房表小姐在府里。

  后面的故事就很狗血了,虽然嬷嬷没说得很清楚,但江逸也能猜到,不就是各种阴差阳错,这位表小姐便成了父亲的第一个妾室,然后很快生下了庶长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