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很值(1 / 2)

  周凤一边走,一边哭。

  等到了制衣厂时,眼睛已经肿胀得很大,她低着脑袋,也不敢跟别人对视。不过,还是引起了好几个工友的注意。

  面对工友的关心,周凤解释了几句,工友一听,顿时感同身受,制衣厂这边,大多人已经结婚生了孩子,且都是背井离乡,远到州市来打工的,一时间,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周凤的情绪这才好了点儿。

  忽然,有一位工友道:“其实,实在想孩子,我们可以把孩子接过来这边上学。”

  “能接过来上学?”

  “真的可以吗?”

  “……”

  一下子,接收到了很多工友的注视,这位年纪约莫30左右的妇女,清清嗓子,道:“我了解过了,可以的,不过呢,在这边上学需要缴纳一笔借读费。这个钱,要看各个学校的规定,有些是普通学生的两倍,有些是三倍……”

  众人一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多啊?”

  “这么高?”

  “普通学生一个学期200块,2倍岂不是得交400块?三倍就更多了。”

  “好贵。”

  ……

  顿时,不少刚刚有了想法的人,立马就歇了这心思,他们在制衣厂从早到晚踩着缝纫机,也就赚两三百块钱,哪里拿得出手这么多钱给孩子上学啊?

  还是让孩子在老家上学吧。

  这位工友见大家都没了兴趣,自己也觉得有点没趣,不过,她还是继续说道:“想要不交借读费,也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买这里的房子,只要有了这边的房子,把户口牵过来,小孩就可以像其他的州市小孩那般上学了。”

  “买房子?”大家一听,纷纷瞪了眼:“!!!”

  “这……少不得也要几万块呢。”

  “好几万块的房子,哪里买得上哟。”

  “这可就更贵了,咱们这些人,还是别想了。”

  ……

  周凤坐在角落里,一边踩缝纫机,一边安静的听工友们聊天,她这个人没什么本事,赚的钱也就够一家子的温饱而已,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小孩在州市上学的问题。

  这会儿,听到工友们聊天,发现原来真有办法将孩子们接过来的。

  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