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中山路(1 / 2)

要是说到青岛现如今的商业圈,除了李村和台东以外,还有一个中山路。

李村商业圈,是这几年里刚刚才开始兴盛的,而且我家就住在李村附近,至于台东商业圈则是以台东步行街为主,那是我上高中和搞对象的时候常去的地方,如今我的妻子还在台东商业圈附近工作。

要是说起中山路商业圈的故事,那可是要追溯到光绪年间的时候了。

中山路商业圈是1897年的时候,德国人在青岛修建的,如果你们对1897年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那么我可以告诉直接你们,那一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

中山路商业圈全长1500米,南接栈桥,北接大窑沟,往南一直走,除了可以看到青岛的海以外,还可以看到的青岛著名的风景区,这也就是栈桥。

如果你们不熟悉栈桥那也没有关系,你们现在可以打开抖音,直接搜索青岛栈桥,然后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可以看到很多游客在栈桥喂海鸥的视频。

要说起中山路商业圈,当年那可是和上海南京路、BJ王府井齐名的商业中心。

当年德国人修建中山的时候,是把中山路分成了两个部分,德国居住的地方被称为“欧人区”,这个就是有点类似于租借地的意思,而青岛人居住的地方责是被称为“鲍岛区”或者是“华人区”,或者直接被称为大马路。

后来日本人占领青岛以后,又把中山路分成了两段,南段改名为静冈町,北段大部分改名为山东町。

1922年中国收回了青岛主权以后,又把这里改名为山东路,后来青岛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于是在1929年5月22日的时候又将这里改名为中山路。

不过再后来青岛沦陷的时候,中山路又被日本人改名为山东路,直到1949年,那位老人在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时候,这里又改名为中山路,而且直到今天为止,再也没有人来给我们的中山路胡乱的改名字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父母经常领着我去栈桥玩,如果要去栈桥的话,那么就必须要经过中山路。

当时我还太小,并不知道中山路上的那些建筑都是当年德国和日本人所遗留下来的,而且至今这些建筑还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现在我尤其是喜欢中山路的那些店铺,你可别看店铺外面的建筑很陈旧,要知道这些地方可是经过了一百年的沉淀了。

尤其是中山路上的咖啡厅,外面的建筑是一百年前的建筑,门窗则是保留了70年代的风格,里面的装修却是80年的韵味。

你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阴雨的天气里,坐在一个这样的咖啡厅里,看着窗外的雨不断的洗涮着那些欧洲风格的建筑,那么你就可以去尽情的体验到这种氛围所带来的历史的厚重感。

不过中山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还要说是两件事,一是中山路的电烧烤,小时候每次父母领我去中山路的时候,我都要吃上十几串的烤肉,还又劈柴院的混沌,那可是青岛一绝,而且这也是现在再也找不回来的味道了。

另外就是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当时我大舅家的姐姐,每年放寒暑假来青岛的时候,经常住在我们家。

当时我父母也会领着我和我大姐一起去中山路,那些年的公交车还很慢,而且中间还有一个用来一个拐弯时候起作用的转盘,那时候我就喜欢坐在这个位置上观察公交车是怎么拐弯的。

后来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在中山路上玩累了,就找了一家饭店吃饭,90年代的时候这叫下馆子,那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而且那还是我第一次下馆子,当时服务员过来给我们点菜的时候,当时我说我要吃土豆芸豆,结果我当时说的这句话可是把全饭店的人都给逗笑了。

这是因为土豆芸豆只是一道家常菜,平时饭店里是不会有这道菜的,所以当时饭店里的人都在笑一个不懂事的小孩。

后来这件事就成了我小半辈子的笑话,甚至到了现在,家里人还经常提起这个关于土豆芸豆的笑话。

记得我应该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就成了近视眼,当时我配的第一副眼镜,就是在中山路的亨得利眼镜店里配的,要说中山路的亨得利眼镜店,那可也是一家百年老字号的店铺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