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采葚沥水边32(1 / 2)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月是温暖的季节,屋外和煦的微风像是情人的手,柔软温馨;更映衬出屋内氛围的紧张。

“砰”的一声,丰氏把一盆肉汤猛地放在桌上,然后用恶狠狠的目光盯着刘恒杼。而自知理亏的刘家二郎低着脑袋,不敢直视母亲,只能不停的往嘴里扒饭。

“爹娘,大哥,我吃饱了。”刘恒杼快速吃完饭,讨好般的向家人打着招呼。自从刘恒杼开始研究如何制作肥皂开始,他的家庭地位愈加低下。

明白儿子意思的丰氏有气无力的摆摆手:“赶紧滚,免得老娘看见你心烦。”这个孩子打小就不让人省心,以前隔三差五就出去惹是生非,自打那次被人打了一顿后,好不容易不出去惹事了,结果开始祸害家里,一天天的净捣鼓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随着丰氏话音落下,心里惦记着实验的刘恒杼如逢大赦,一溜烟地跑回了自己的房间,继续自己的赚钱大业。

“娘,今天大米和我说河边的桑果都熟了,现在有好多好多人都去摘果子去了,你也带我过去好不好。”梧桐摇晃着丰氏的手臂,脸上撒着娇的姿态,让丰氏的怒气消去不少。她三十多岁才生下梧桐,对于这个小女儿可是疼的紧。

“好好好,你个小馋鬼。”丰氏溺爱地捏了下女儿胖嘟嘟的小脸,感慨地说道:“说起来这日子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就到四月底了。”

桑果,就是桑树的果实,也称桑葚。沥阳郡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说法,吃桑果是沥阳人的饮食习惯,而且桑葚还可以用药。《本草纲目》中记载:“桑葚捣汁饮,解中酒毒、利水气、消肿、滋阴补血,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头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等。”故此往年这个时候,丰氏都会带着女儿去采摘些桑果,一来给女儿解解馋,二来余下的果子也可以送到医馆入药。只是这次她不打算自己带女儿去了,只见她把目光投向刘恒杼房间的方向,有了更好的人选。同时在心里暗暗想到:看来得给恒杼这个混小子找点事情做,不然家里的猪油可经不住他这么糟蹋。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四月是非常适合踏青旅游的时间,气候温顺,风景怡人。这不在沥阳城南,沥水之畔,就有一匹红鬃马慢悠悠的走在河边的官道上。只见马背上驮着两人,后面是一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剑眉星目,下巴略带着些婴儿肥。只是这会脸上带着几分不愉的神色。少年怀抱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娃,扎着两个羊角髻,胖嘟嘟的脸庞,煞是可爱,怀里抱着个篮子。

这二人正是刘恒杼与妹妹梧桐,应了母亲丰氏的吩咐,来采桑果的。

“二哥,二哥。快、快下来,这边有好多桑果儿。”女童坐在马背上,不停的扭动小屁股,想要下马。只是短胳膊短腿的,够不到马镫,只能不停向身后的少年催促。

“别吵吵,我看着呢。二哥既然答应了给你采桑果,就不会食言的,你当我像刘恒机那般言而无信吗。”

古诗有云: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只是沥阳郡并不养蚕,所以当地人是不摘桑叶的,但是会采摘桑葚吃。而在沥水两岸,便种满了桑树与柳树。每年的四五月份,桑葚成熟之时,都会有成群结队的孩子在家长带领下来河边游玩,采摘桑葚,也算是沥阳城一景。

刘恒杼今年已经十七岁了,早就过爬树摘果子吃的年纪,而且心中惦记着实验,本来是不愿意出来的。无奈家有幼妹,好吃且笨,还不会爬树。家里父兄皆要在医馆忙碌,刚好丰氏也不想刘恒杼继续在家糟蹋东西,便拿着扫把将刘恒杼从房里赶了出来,让他带梧桐出来玩,顺便摘些桑果回去,既可以给妹妹解馋,还可以拿到医馆入药。

刘恒杼虽然不大愿意,但是经不住母亲的棍子,无法只好不情不愿的带着梧桐来到这沥水河旁。只是两世加在一起差不多四十多岁的年纪,实在是没法子和那些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一起去爬树,抢那桑果,太丢面儿了。在馋的流口水的妹妹一路的唠叨声中,又往西走了数里地,直来到这没什么人的地方才停了下来。看见四周游客寥寥,刘恒杼翻身下马,然后把梧桐从马背上抱下来,嘱咐好妹妹不要乱跑。刘恒杼把篮子用绳子系在腰上,找了一棵二十米多高桑树,手脚并用,轻轻松松地爬了上去。不得不说,虽然只是处在打熬筋骨的的锻体阶段,但是力量,速度,灵敏度都远超前世,这爬树能够和猴子一样快。

先摘一颗籽粒饱满,乌黑发亮的桑葚尝尝味道,嗯,不错,又甜又多汁。看着下面望眼欲穿的梧桐,刘恒杼故意发出啧啧的声音,馋的梧桐在树下又蹦又叫,像是一只胖青蛙,逗得刘恒杼哈哈大笑。而后,心情舒畅的刘恒杼干脆折断一截树枝,直接扔给梧桐,让她在下面开吃,免得其不停聒噪,吵的人心烦。

因为远离了大部分的人群,这边的桑葚没有被怎么采摘,留存的很好。毕竟在沥阳城内可不是每家每户都有马匹的,大部分人都是出了城选择就近的地方采摘些桑葚。

故而兄妹二人没花多少时间,便已经收获满满。刘恒杼先是把带来的篮子装满,这是带回家里的,然后又从树上折下两节挂满桑葚的树枝递给梧桐,解解她肚子里的馋虫,一切搞定后,刘恒杼带着妹妹漫步在水边,放松下身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