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京都十九时辰26(2 / 2)

 走出几步后,荣非若有所感,扭头朝身后看了一眼,却见刚刚四人出来的房门此时却是变成了一堵红墙。

 “嘿嘿,障眼法而已。传送法阵所在乃是要地,要防备一些别有用心之徒潜入破坏。”

 魏公公解释道。

 这时一名小内伺急匆匆跑来,在魏公公耳边低语了几句。

 魏公公听完,拉着小内伺去到一边嘀咕了半晌,小内伺又一路小跑着离开。

 “正好陛下此时不在御书房,咱爷俩抓紧时间过去。”

 御书房门前有四名体型魁梧的禁军侍卫,见到魏公公后连忙行礼。

 “小崽子们站了一天也累了,去值守房吃点东西,歇一歇。这边有杂家看着,等叫你们了再回来。”

 在皇宫里担值,一看家世忠心,二看是否心思机敏。

 家世忠心好理解,必须的是祖上三代无劣迹的清白人家子弟,这样皇帝和嫔妃晚上才能睡得安稳,不用担心脑袋搬家。

 心思机敏却是为了保护他们自身,听话听音,知情识趣才能活的长远。

 侍卫们也不多问,道了声谢后离开。

 二人推门进入御书房,荣非目光扫视全屋,发现跟在电视里看到的差不多。

 魏公公将房门关紧,有仔细检查房间里各个角落确认无人后,这才将玉玺丢失的经过讲述出来。

 “陛下平时都是惯用私印,只有在内阁递上来重大国事或官员任免的折子上才会用到玉玺,因此玉玺惯常都在交泰殿由专门的侍卫保管。

 七日前,大概巳时,内阁递来一批折子,陛下便让杂家去交泰殿取来玉玺。午时过半,陛下批过部分奏折后便在御书房用了午膳,之后去御花园散步化食。杂家和马公公陪着陛下一同前往,御书房外边则有一队禁军侍卫把守。

 待到未时陪着陛下回来时,原本放在桌案上的玉玺便不见了踪影。杂家和马公公将整个御书房找了个遍,都恨不得挖地三尺,却还是没能找到玉玺。

 陛下便叮嘱杂家和马公公莫要声张,暗中找来余总捕交由他负责寻找玉玺的下落。结果余总捕找了整整三天还是一无所获,如今只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小家伙你的身上了。

 后日便是祭天大典,四绝圣地、大小修行宗门、各地藩王、封疆大吏,甚至西南蛮族都派了使臣进京观礼。介时陛下要亲笔书写祭天祷文并加盖传国玉玺,若是被人知晓传国玉玺丢了,陛下失了颜面是小,朝廷威严受损也是小,某些别有用心之徒趁机谋逆才是大啊。”

 “敢问魏公,能否明言别有用心之徒到底是谁?”

 “雍王朱成。”

 魏公公咬牙切齿道。

 /95/95070/21145965.html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