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章 强占哈尔滨(中)118(1 / 1)

 第四步看来是经过了很多人的调整和细化,因为这一步的细节非常多,不大懂军事的王飞虎只是看到要自己在哈尔滨和长春方向,严密布置据点和火力网,用以防备伪满的偷袭,还有日军狗急跳墙的反扑。王飞虎对这一条倒是不以为意,历史上有太多太多防线修得好,但是敌人不上套的案例了。他认为防线是死的,敌人是灵活的,要想真正的防止敌人进攻,那就只有彻底的消灭掉敌人! 王飞虎在第四步上面,又用红笔写了俩字——“再议”,因为就算在不懂军事,王飞虎现在也有不下三种方法去“主动防御”。全东北就只有第二师团,在目前与日军战损比一比一的情况下,老子用人就拼光你了,还修神马炮楼?!王飞虎又往下翻了翻,目光定格在了第五步上。 完全超出王飞虎预期,也不像是战术大师、战略矮子的王三德的想法。在飞虎军内部,王飞虎很好的平衡了复制人与普通人的优缺点。王飞虎手下现在的参谋团队已经飙升到了450多人,作为一个“独立团”来讲,已经严重超标了,就算是此时各国成建制的正规集团军,恐怕也没有这么多。王飞虎将这些参谋分门别类,并在原日军作战参谋复制人当中掺入普通人。所以每一项作战规划,都会经过缜密细致的推演和计算。 但是王飞虎清楚的知道,复制的日系作战参谋,包括原来复制出来的日系军官,都存在着局部战斗和小型战斗的战术制定非常完美,具体的打法也都实用高效而且精确节约,很让王飞虎欣慰。但是说起整体的大战略,或者是大方向的判定与抉择,就显得鼠目寸光起来,王飞虎虽然不懂军事,但是也对他们的各种想法嗤之以鼻。 所以王飞虎就请严重、吴老等人,弥补了这一短板。作为此时华夏少有的战略大师,除了赤军的那位伟人之外,当下能够和自己有联系的,就只有吴老了。这位被外媒评价为“最有可能统一华夏”并且上了时代周刊的人物,虽然现在有些时运不济,但是不影响清醒的战略头脑,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而且随着后续军事院校的逐渐建立,王飞虎相信由吴老带出来的学生们,肯定不必所谓的“黄埔”、“土木”啥的差,到时候华夏军事人才上,也必有我“飞虎”一系的影子!现在王飞虎也是有意无意的指示复制人和普通人进入了参谋部,进行“见习”。所以参谋部的职责也越来越详尽,人员工作也越分越细。 王飞虎前世虽然只是一个连大学都没上的军品店老板,但是不影响他对先进知识的了解和渴求。手上一本美国人经过近百年研究而成得出结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让他是获益颇丰。他也把这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带入了目前的军政府运营当中,把所有的大事小情,全部按照“项目”来对待。 而早就感觉一个脑袋不够用的苟光光,看到这套体系之后,眼睛都绿了!除了对王飞虎的无限崇拜之外,也对王飞虎的身世更加感觉神秘莫测起来。首先是这几本书当中,所讲的这个“体系”,可以由任何技能、水平都很一般的人,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将事情办成大师级水准!这就不得不服气老外的智慧,也是王飞虎为啥推出这套理论的原因。 最早这套理论是王飞虎怕自己去南京搜罗人才时,苟光光一个人忙不过来一大摊子事而准备推出的。再到后来从南京回来,自己的“人才”丰富了很多,却对一个“旗帜”还有“军歌”几件事争论不休,用极为低效率的方式完成了几件大事的讨论和制定,最后不是专家的自己也拍了桌子。然后又成立了议事会。 王飞虎不想这么干,他感觉这样很危险。目前自己只有不到四个县,管理就出现了漏洞,也出现了效率低下的情况,那将来换成一个市,一个省,甚至是一个华夏呢?是时候引入科学管理方式和穿越者优势了,所以飞虎军开辟了这个时代的若干个“第一个”还有“第一次”。 他之所以选美国前世的项目管理概念,是因为他了解到,当时搞美国和华夏搞原子弹时,这样工程量浩繁的大事件,竟然就是通过这套理论和方法进行的!并且所有参与的人,根本就不是什么“顶尖儿”的专家学者,更多的是实实在在肯干活的一般专家。而通过不同的组织管理方式、沟通办法,还有一系列的调度、风险、进度管理等,使这些人产生“叠加”作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