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30(1 / 2)

赵祯思索一会儿,沉声道:“辰妃娘娘与我有血脉之亲,自然是有感情的!但她身为皇后娘娘的侍女,委实不该在先帝面前争宠,徒扰皇后娘娘纷扰!”

皇后刘娥一怔道:“你当真是这样想的?”

赵祯坦然道:“皇后娘娘说过,今夜要坦诚相待,我没必要隐瞒!”事实上,赵祯毕竟是后世之人,与这位从未见过面的李宸妃,确实没有多少感情!

皇后刘娥又问道:“那你恨本宮有多深?毕竟本宫差点杀了你!”

赵祯只觉得后背直冒冷汗!

不愧是史上差点可以比肩武则天的皇后,问的问题都是如次犀利!

不过这个事前赵祯总算猜题般预测到了!赵祯最后决定用后世的官场套话加神话迷信色彩道:“是我的终究是我的!不是我的强求也没有用!毕竟娘娘当初还是给我留了一条命!换了心更狠的人,当场就斩草除根了!”

赵祯的意思隐含着他天命就该是皇帝,所以不管过程如何,最后兜兜转转还是轮到他来当皇帝了!但他最后还表示是皇后刘娥手下留情,所以他若最后能当上皇帝,对皇后刘娥未必没有感激之情!

皇后刘娥闻言果真心中触动!

莫非赵祯真的是天命所归!她自然详详细细了解过赵祯的过往,以掌握他的脾性和弱点!

因此她知道虽然赵祯的神像出土是假的,但当时奇迹般地出现三道佛光,否则当时百姓也不会这么快相信赵祯!

而且后来乌盆案冤魂见赵祯会开口,这也是只有传闻却从未在现实中见过!至少包拯和定远县这么多老百姓亲眼所见!

最神奇的还是“帽妖案”!赵祯能利用外物上天已经是奇迹!但更神奇的是“帽妖”见了赵祯竟然被吓退,最后不复再现!虽然当时盛传是因为赵允初,但皇后刘娥知道赵允初从小顽劣,胆大妄为,哪有半点帝王之相!

只有眼前的赵祯宠辱不惊!皇后刘娥自觉自己识人良多,却始終看不透他!

莫非赵祯真的是天命所归?

皇后刘娥叹了口气,最后道:“给我支持你登上帝位的理由?”

这点赵祯早就想好了,当下胸有成竹地道:“首先这帝位是先父传下,我是他唯一血亲!我不坐让给其他人,只怕先父在九泉之下仍会感到不安的!”

“其次若是赵允初坐上座位,他虽不足多虑!但其父亲八王赵元俨正值壮年,野心勃勃,曾久居宫中不肯离去!身位帝皇亲父,他怎舍得放弃权力,加上他本身就有一定的势力,定要与皇后娘娘争权夺利!不论最后结果如何,对大宋都是严重的内耗!”

赵祯不讨好皇后刘娥,以她的角度替她思考利益,而是放眼于大宋的未來,这一点倒是出乎皇后刘娥的意料之外,却反而更让她欣赏!

“第三就算皇后娘娘大获全胜,八王赵元俨父子不得不低头屈服!但百年之后呢?八王赵元俨父子今日的忍辱负重有多深,他日对刘家的报复必十倍还之!”

显然赵祯的话完全说在了皇后刘娥的心里面,以至于她竟忍不住道:“难道你就不会吗?”

赵祯知道机会难得,忙诚心诚意道:“我一无所有,全靠皇后娘娘大力扶持才能登上帝位,这天大的恩情只怕我一生一世都报不完,有何理由去加害刘家呢!而且日后我可以亲手写一道圣旨,庇护刘家满门!”

皇后刘娥点点头道:“那你登基之后会如何做呢?”

赵祯知道最关键的來了!不过他早有准备道:“我登基之后,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大宋的稳定!我年纪尚轻,威望更无半分!所以必须要请皇后娘娘辛苦,必须执掌大权!首先请皇后娘娘临朝听政,决策国事。二是由我说服寇相,告老还乡,结束党政,巩固皇后娘娘的大权!三是命八王赵元俨守陵,不让他再上朝议事,完全逐出权力中心!”

皇后刘娥奇道:“你不贪恋权力?”

赵祯笑道:“权力也意味着责任!我毕竟毫无执政经验,还要跟随皇后娘娘好好学习!”

赵祯以为总算过关了,却不料皇后刘娥又:“既如此,那你勾结昭宣使周怀政又是如何?”

好一招回马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