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人言而成虎70(1 / 1)

 吕依琦接着说道:“其实如今荆南的形势与曹操当年南下荆州之时的形势何其相似。高琮海和荆南大多数大臣都有投靠我大魏之意,但未尝没有人有着联合吴、楚,共同抗拒我大魏的心思。” “大魏强,而吴、楚弱。联合吴、楚,荆南尚能三方得利。投靠我大魏,恐怕只能沦为马前卒。究竟是归降我大魏做个富贵王公,还是冒险搏一下,继续当自己的土皇帝,只在两可之间。” “吕先生所言甚是。您既然能看出问题,自然有解决之法。还请吕先生不吝赐教。” 张敏这一路上时常伴随在吕依琦的车驾旁,和吕依琦聊得甚为投机,知道他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于是出言打趣道:“吕先生,您快别陪着曹大人打谜语了。您倒是快说说,咱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啊?” 吕依琦闻言也是痛快,直接说道:“我觉得此次出使的成败最大的变数便在一个人身上。此人姓梁名霭,虽未在荆南担任任何官职,却被高季荣尊称为前辈。一切待遇等同于宰相,被人称之为白衣卿相。” 曹议似乎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名字,于是连忙追问。吕依琦也不再卖关子,直接介绍起梁霭的生平。 这梁霭的人生可谓是一代传奇。其本是蜀人,祖上也没出过什么显赫的大人物。在前朝昭宗时考中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可谓是光宗耀祖。 可惜后来朱晃篡位,梁霭不愿为伪梁效力,于是辞官打算回蜀地隐居。结果路过荆南的时候,被为求割据而求贤若渴的高季荣强行留在了江陵。 梁霭本就因为心高气傲,瞧不起朱晃才辞官归隐,对于高季荣这样的割据军阀更是瞧不上。无论高季荣许诺何种高官厚禄,梁霭都毫不犹豫的拒绝。 高季荣也不气馁,一直以礼相待。梁霭见脱身无路,便以白身留在高季荣府上做客卿。并一直自称“前进士”,不愿放弃自己前朝进士的身份。 梁霭最厉害的是其看待事情的眼光和先见之明。其最出名的三件事情还都与大魏有关。 第一件乃是当年大魏刚刚灭亡伪梁,庄宗召各路藩镇去洛阳觐见。荆南众臣都觉得高季荣应该去洛阳,否则害怕庄宗会率军南下。当时只有梁霭一人反对,说高季荣入洛恐为庄宗所害。 结果高季荣不听梁霭的建议坚持入洛,庄宗果然对高季荣动了杀机,将其软禁起来。后来还是贿赂了庄宗身边的谋臣郭安时,才侥幸逃得了性命。 第二件事发生在高季荣逃回荆南以后。他一想到差点被庄宗弄死,便气愤难当。于是决定背叛大魏,发了一封书信到洛阳,扬言要和大魏断绝往来。此次又是梁霭一人独自反对,说高季荣如果这样做,一定会引来大魏的讨伐。 结果高季荣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是不听梁霭的劝谏。书信递到洛阳以后,庄宗果然大怒,发兵讨伐荆南,很快就打到了江陵城下。 最后一次是高季荣打算亲自率军出城与我大魏决一死战。城中荆南众臣多已恐惧欲降,又是梁霭独自一人拦住了想要拼命的高季荣。 梁霭劝其致书求和,献以牛羊美酒,并上表请罪。庄宗见四周藩镇环伺未平,说不定会饶恕高季荣。 高季荣想到前两次都是不听梁霭所言,才导致如今的恶果,终于听从了梁霭的劝谏,向庄宗极尽谄媚讨好之言。庄宗收到高季荣上贡的财物和臣服跪舔他的表章以后果然大悦,下令军队班师回朝了。 自此以后,高季荣对梁霭毕恭毕敬,甚至不敢直接称呼其名讳,而是以“前辈”代之。梁霭食君之禄,也是凡事皆以荆南的利益为考量。荆南的军政大事,从此也大多出自梁霭之手。 吕依琦介绍完梁霭的生平,对曹议问道:“曹舍人不妨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放在荆南高氏的立场上想一想。是否发现原本打算向高琮海讲述的利弊也不是那么合理了?梁霭作为高氏的主要谋臣,难道不会出来坏事吗?” 曹议不用吕依琦细讲,立马领会其意,说道:“吕先生可是要离间高琮海和梁霭二人的关系?” “是也。” 曹议得到肯定的答复,又犹疑的问道:“那梁霭连高官厚禄都不愿意接受,可见是个淡泊名利的奇人异士。这样的人又岂是我们仓促间能够离间的?” 吕依琦笑着说道:“曹舍人岂未听说过三人成虎的故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