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曹郎舞刀意在荆南80(1 / 1)

 梁霭失言,立刻伏地叩首。但高琮海犹自叫骂许久才止,并吩咐侍卫将梁霭叉回家去。 梁霭自始至终都在力陈联合吴楚的好处,直到梁霭的声音彻底消失不见,才有一位荆南臣子出言明确赞同归附大魏。 此人名叫刘去非,担任荆南行军司马,与梁霭同为高季荣当年延请的高士。 与梁霭不同,刘去非在高季荣久病未亡之时,便依附了高琮海。同时也是除刚刚那名内侍外,吕依琦收买的另一位内应。 刘去非言道:“大王,臣觉得梁霭所言不仅无礼,而且荒谬。其一,先王归附吴国与杨傅称帝本就是同年。先王沟通吴国的时候,知不知道杨傅要称帝还不好说。况且杨傅根本就是吴国徐志烈扶立的伪帝,焉能称正统。” “其二,先王与魏国之间的矛盾本就是因为当年伐蜀产生的误会。臣斗胆妄言,当初我南平军不幸被蜀军击败,未曾得到蜀地一块疆土,先王因向魏国讨要夔、忠、万三州不成,遂一时不甘愤懑。” “先王在世时便一直担忧祖坟安危。而魏国不在意与先王之间的误会,反而保全高氏祖坟,是为仁义。大王若是归魏,乃是为先王尽孝,此乃大孝之举。” “其三,正是因为南平国乃四战之地,我们才更应该寻求强国的保护,事大才是南平国的存身之道。魏国又许诺大王统领南平军政不变,大王已得实利,切不要为些许虚名引来魏国的大军啊!” “最后,我们纵有联合吴楚的打算,吴楚也不值得信任。吴楚对我南平国的觊觎路人皆知,此次楚国攻伐南平而吴国不救便是明证。” “正所谓他不仁我不义,大王归魏乃是自保之举。说句不好听的,吴楚终有覆灭之日,到时候大王先行归附,还可位于他们之上。” 刘去非说完之后,荆南众臣多有赞同之论。但归附大事,高琮海亦难轻易决断。于是便让曹议先行离去,过几日再议。 曹议回到住处,将今日之事说与张敏和吕依琦听。吕依琦当即断言出使之事已成,只是复又说道:“高琮海和他父亲一样,都是贪财反复的小人。这样的人,即使今日归降我大魏,他日或因利益、或被胁迫,还是会复叛。” 曹议却说他们只管完成朝廷的命令,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到时自有皇上和诸位执政决断。 直到吕依琦告辞回去歇息,张敏才对曹议问道:“吕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如若按他所说,我们这次出使荆南的意义便不大了。你当时主动求取出使荆南的使命,肯定不会这么简单吧?” 曹议点头言道:“正常来说,荆南早晚复叛。但咱们本就不是为了收获高琮海的忠心而来,只要他在下一次大魏与南方诸国的战争中站在咱们这边就可以了。” “这样既可以借机削弱荆南军的实力,又可以顺理成章的出兵荆南,到时便可真正将荆南控制在朝廷手里。” “你说的这些都是以荆南面对吴楚的进攻依然站在大魏这边为前提,但这点又怎么可能轻易做到?” 曹议听到张敏的疑问,微笑着说道:“这次南楚攻伐荆南,高琮海不是也奋力抵抗了嘛?这说明他也不是谁的兵在城下就投降谁的人。如果他还能抵抗的再久一点,实力损失的再多一点,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说着,曹议便将自己真正的计划告诉给了张敏。张敏先是诧异一时,然后立刻便明白,这正是曹议才会干出来的事情。 又过了两日,高琮海再次召见曹议。这次曹议和副使吕依琦、侍卫长张敏等人,正式携礼品拜见高琮海。 此次也不像上次那样气氛紧张,反而是莺歌燕舞,一番欢宴。曹议扫视一圈也没发现梁霭的身影,看来高琮海已经做出了决定。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议仅有的三杯酒量也都用于向高琮海敬酒。 看气氛热烈,时机已到,曹议出座拱手对高琮海言道:“多谢高公设宴款待,在下身无长物,愿为高公做刀舞聊表谢意。” 高琮海一听曹议要舞刀助兴,顿时来了兴致。不多时,张敏被荆南的侍卫放行,将斩铁交到了曹议手中。 曹议抽刀在手,先是垂刀向高琮海行礼,然后便翩身起舞。起初只是挥刀画圆,除了斩铁锋刃锐利,隐露寒光,并无甚出奇。渐渐的,刀越舞越快,却自成章法,已有技惊四座之势。 刀光璀璨夺目,犹如后裔落九日。舞姿敏捷矫健,恰似天仙驾神龙。舞到急处,刀势如雷霆万钧,令人屏息。待到缓时,身姿像江河凝光、目眩神迷。 荆南在座群臣多以心惊魄动,神色紧张。整个会场仿佛都被曹议的刀光笼罩,高琮海的情绪也被曹议的刀舞感染的跌宕起伏。 高琮海的贴身内侍在他身旁低声细语了几句,得到高琮海的允许,连忙挥手向外面示意。 不多时,两名身形壮硕的侍卫居然抬着一块筑城用的巨大青石闯了进来。二人合力,竟将那巨石向着曹议狠狠砸去。 曹议挥刀直下,两尺长的青石竟被他一刀斩断。曹议刀势不停,瞬间转身,刀指高琮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