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我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动物快穿]_分节阅读_第72节(1 / 2)

  骆芸怜爱地揉揉小弟的脑袋,单纯的孩子快乐多呀。

  这边的动静还是引起了哨所留守的战士,他们带着装备往这边跑来,骆芸和虎子没有时间再续,两只匆匆留下下次见面的约定,虎子就跑掉了。

  等闫冬书他们冲出来的时候,只能看到虎子一个小小的背影,而他们所的两条哈士奇正遥遥的望着对方。

  就现场来看,哈士奇们赢了(大雾)。

  康满揉了把头发,不可置信地说:“我的妈,首长家的犬这么厉害的吗?”

  闫冬书也一脸懵逼,据他所知,哈士奇的战斗力可跟它的祖先完全不能比,甚至一般的狗子都能把它们吓出个好歹来。

  不得不说,不愧是首长家出来的犬,战斗力都能跟军营里那帮尖子兵相比了。

  远在军营的伍均伟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看着外边阴沉沉的天,怀疑自己要感冒,赶紧拿出板蓝根给自己冲了一袋,端着暖呼呼的杯子,看着外边的雪景,吸溜吸溜地喝起来。

  预防感冒要趁早,他病倒了,要耽误不少工作呢。

  ……

  下午车秋平带队回来的时候,队伍里多了一只漂亮的小狐狸,小狐狸红棕色的皮毛在雪白一片的世界里简直像一团小火焰一样温暖,它的后退被一根树枝刺穿,想要拔出来需要带回来进行处理。

  小狐狸趴在竹筐里,不安地看着高大的战士们,但充满灵性的它已经意识到对方是来帮助自己的,所以动作上并没有太过挣扎,疼痛让它精神萎靡,哨所里有简单的医疗室,郭一彬是哨所的医疗兵,他带着手套把小狐狸抱到医疗室,准备把它腿上的树枝取出来。

  门外的哈小弟闻到了陌生狐狸的味道,一直在门口嗷呜嗷呜地要进来,白天在大野狼那里遭受到的打击啃了一碗狗粮后瞬间忘记的一干二净,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车秋平他们带回来的小活物。

  哈小弟在门外挠门抗议,委屈巴巴地哼唧,见里面始终无人搭理自己,干脆趴在门口死等,它一定要看一看那只陌生的家伙到底长什么样子,怎么就这么吸引人,把所有铲屎官都给迷惑住了!

  就在哨所里为了一只美貌的狐狸而忙碌的时候,阿重山下一个朴实的村庄里,郎雪灵正带着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哥踏进了阿重山的森林。

  郎雪灵今年十八岁,高考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可是家里给她准备上学的钱还差了那么一点点,本来她准备去县城里打工赚学费,但是一个叫克里·汉考克的资国男人来村子里找向导,他是资国一家野生动物杂志的记者,准备写一篇关于阿重山野生动物生态环境的报道,他急需要一个熟悉阿重山的人带他穿过森林,寻找那些小动物栖息地。

  很巧,郎雪灵简直是这方面的百事通。

  她的爷爷和父亲曾经都是猎人,对阿重山可谓是了如指掌,她从小就跟着爸爸上山,对阿重山特别熟悉,后来国家禁猎,父亲去外地打工,可郎雪灵还是会经常进山。

  克里开出的报酬很丰厚,不但能够补全她的学费,连生活费和明年的学费都能挣出来,于是郎雪灵接下了这份活,到今天位置,她已经带着克里进山考察了一个多月。

  阿重山作为保留完好的原始森林,来这里考察生态、观察野生动物的国内外记者有很多,之前酒国那边还跑来拍过纪录片。克里手续齐全,郎雪灵刚开始又故意观察了一段时间,确定克里确实是一个认认真真工作的记者,便开始将观察范围往森林内部推进。

  阿重山的某一处有国家设置的边防哨所,这件事情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山里也有警示牌,郎雪灵平时带路并不会往那边走。

  可是今天,克里想要追寻那个非常有名的狼群,他们搜寻的位置边往哨所的方向偏移了过来。

  在寻找的过程中,克里表现的格外积极,比起曾经走到哪儿拍到哪儿的样子截然不同,眼看着克里就要靠近禁区了,郎雪灵停下脚步对他喊道:“那边不能去,你不是要找狼群吗?我知道它们在这附近有个栖息地,那里应该有不少它们留下的生活痕迹,我们可以去碰碰运气。”

  郎雪灵侧过身,故意露出自己背后的宽刀,微笑地看着克里:“现在赶过去的话,也许我们还能看到狼尾巴呢。”

  克里抱着单反相机,说了声好后走过来,跟在郎雪灵身后往她所说的地方走去,男人金黄色的头发在阳光下反射着一丢丢金光,他回过头,若有所思地看向禁区的方向。

第67章 特招军犬哈士奇

  黑夜里的绿光

  *

  小狐狸的伤处理好了, 后腿还被郭一彬绑了个漂亮的蝴蝶结,车秋平摸着小狐狸的脑袋说:“这是咱们家第二只小姑娘。”

  小狐狸眯起眼睛,嗲声嗲气地叫了声。

  狐狸媚起来, 就没狗子什么事儿了,反正骆芸被小狐狸萌的心肝乱颤,她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狐狸,小狐狸把两只前爪往前一伸,闭上眼睛后,眼线又黑又长, 尾端往上轻挑,媚态浑然天成。骆芸守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就怕惊扰了小家伙, 结果她那个二货弟弟上去就是一脚, 嗷呜道:起来嗨呀。

  小狐狸惨叫一声, 炸起全身的毛瘸着腿逃掉了。骆芸抬爪哐哐怼哈小弟:嗨嗨嗨,我让你嗨个够。

  哈小弟被怼的一脸懵逼,今天的姐姐很狂躁, 它还是躲远点吧。哈小弟耷拉着耳朵, 怂怂地跑去找军犬三兄弟了, 虽然跟军犬哥哥们语言不通吧,但是凭着哈小弟丰富的肢体语言,交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闫冬书出门的时候,就看到哈小弟在军犬们面前摇头摆无,双爪乱舞, 玩的特别嗨皮, 而三条军犬也很认真地看着它,欣赏它的舞姿。

  闫冬书看着哈小弟暖心一笑, 继续干活去了。

  晚上的时候,除了轮岗的人,战士们都聚集在小餐厅里集体给保暖军靴充电。

  这种专门研究出来给边防战士保暖的充电式军靴充电以后,能像电热毯一样持续发热,保暖时间可以达到8到12个小时不等,这样他们身处零下二十多度的野外便不会担心被冻伤,而保暖军靴只是极寒地带的边防官兵保暖手段的一小角,国家为了保护在特殊环境下守卫祖国边防的战士们,积极研发防寒服的变革和升级,同时借鉴外军高原和寒区部队的保暖措施,从内衣到棉服、从头盔帽子到鞋袜,全副武装到牙齿,边防战士的防寒护保暖层有七层之多,在零下三十度的雪地上打滚都冻不着,不但如此,就连多功能战斗斗篷,都可以实现自动调温,多种变形实用功能,既可以当睡袋,又可以当吊床,想怎么睡就怎么睡,翻滚旋转跳跃360度冻不着。

  吃完晚饭后的小餐厅集体充电是雪海边防哨所不成文的规定,大家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看电视聊天外加泡泡脚,只要有机会,车秋平就将大家伙聚在一起,不让任何一个人落单,如今哨所有了军犬,连军犬都加入到了饭后茶会中来。

  车秋平一边捧着枸杞菊花茶吸溜,一边跟大家伙说:“祖国强大啦,咱们的装备设施都上来了,你们这些小年轻都不知道,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取暖还烧煤炭炉呢,每年十月份要拉煤上山,车上不来,就用军马一趟一趟往上驮,煤炭炉还要每天派人看守,哪像现在,打开那个小开关,不一会儿全哨所就暖和了。”

  战士们瘪嘴,老班长说的好像他们都是小屁孩似的,自动恒温电锅炉不就是去年给装上的嘛,前年他们还轮值烧过煤炭炉呢。

  康满在来到哨所之前,都没见过炉子是什么东西,当时引火引到崩溃,都给气哭了,还被老班长训了一顿。

  他们这里唯一没引过炉子的就只有闫冬书。

  车秋平惯会夸大其词,被揭穿了也面不改色,语重心长地说:“我这不是强调祖国的强大,不忘当年的辛苦,时间线这种东西,你们跟我扣什么细节,脚都泡好了吗?赶紧搓。”

  “是。”

  士兵们整齐划一,唰唰唰地搓脚。

  骆芸看的目瞪口呆,头一次看到洗脚还能洗出气势来的。

  擦脚、倒水、熄灯、睡觉。

  狗子们也回到了集体宿舍,温暖的狗窝散发着让狗子们哈气连天的温暖,熄灯后的哨所很安静,除了不远处的岗哨还有微弱的光温暖着小小的一片地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