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我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动物快穿]_分节阅读_第316节(1 / 2)

  幼犬的训练很顺利,林农的经验都是当年在部队里学来的,经过三年的摸索也有了不少经验,虎子在场外压阵,这些小狗崽子们不敢造次,狗爸爸狗妈妈偶尔跑过来围观,或爬或卧,有些还在场外跟着学,等到训练结束,就追在狗崽身后闻闻屁股,跟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一般。

  曾航一般要下午四五点才会结束巡逻,小狗崽的训练是下午三点解散,虎子会抓紧这一个小时的空挡时间跑去找骆芸,跟骆芸分享这些小狗崽的训练情况,摇头道:没咱们那时候能吃苦,还不听话,净想着玩了。

  骆芸听虎子抱怨小狗崽们的玩心又多重,听着听着,若有所思地说:你觉得,它们会不会是听不懂?

  虎子一愣。

  狗崽们月份不大,听得懂的人话并不多,语言无法沟通的情况下,训练进度确实会受到影响。

  虎子已经快要忘记自己不通人语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没小狗子的提醒,还真忽略了这个问题。

  骆芸说:你可以给它们开个语言培训班,精通一门外语是很重要的。

  虎子深深认同,掌握人类的语言确实非常重要,在训练中能听懂指令可以大大提高学信进度和执行力。

  虎子决定明天就给小狗子们加课,它蹭了蹭骆芸,有些落寞地说:可惜你没办法跟我们一起,唉。

  骆芸甩甩肉乎乎的小爪子:没办法啊,我还没长大!

  曾航在自己完全长大之前,恐怕都不会放开自己的。

  田里的庄家渐渐茁壮起来,青蛙在保驾护航,骆芸也吹气球一样地长大了。

  当她可以轻松地跳过大门槛的时候,童家已经管不住她了,曾航前脚刚走,骆芸后脚就带着春妮离家。

  虎子每天早上都要在村头一座废弃的院子里,给村子里所有的狗狗开人类语言课,骆芸带着春妮过来的时候,虎子已经开课了。

  院子做了四十来条狗子,除了板凳狗外,还有大黄狗、大黑狗、小哈巴狗,犬种单一又丰富,骆芸和春妮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众犬的注意,它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前方的老大拿出一颗手-榴-弹说:这是“汪汪~”

  骆芸推推春妮,示意她赶紧上去。

  虎子也见到了春妮,扬了扬下巴,让小姑娘快过来。

  春妮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捏着衣角走到虎子身边,瞅着虎子的嘴里叼着东西,抿了抿嘴角,紧张地说:“这是,手-榴-弹。”

  春妮吐字带点口音,但不妨碍发音,狗子竖起耳朵,左耳朵听虎子“汪汪~”,右耳朵听春妮“手-榴-弹。”

  双语教学下,很快记住了手-榴-弹人犬发音。

  巩固几遍后,虎子开始讲解这种人类发明的武器的威慑力,已经危险程度,狗子们听得摇头晃脑,全篇听下来就记住一点:这东西可以把狗炸的粉身碎骨,会死,特别危险!

  虎子又从脚边叼起一样东西,骆芸眯眼看了半天,才发现那居然是一根木仓管,微微皱眉,小家伙到底从哪儿搞来的这些家伙?

  看质感可比村子里农兵装备质量好多了。

  今天虎子拿出来的教学器材属实超出了春妮的认知范围,前一个还是从大人那里听过见过的,这个就真的看不明白了。

  她说了棍子、管子,都找到虎子否定的目光,最后挠挠头,说:“我,我不知道了。”

  之前都是坐下、起立、打滚、袜子、枕头、敌人一类的词语,现在这根铁棍子她实在人不出来是什么,急得直往骆芸那边看。

  骆芸摇头,对虎子说:超纲了。

  虎子秒懂,这是说它今天的教案对春妮超纲了。

  虎子只能在一堆教案里尽量找春妮认得的来教,进展的还算顺利。

  下课以后,狗崽们汪汪讨论着今天的教学内容。

  倒霉蛋也在其中,看到骆芸时尾巴翘的高高的,仰头挺胸从她身边路过,用好大好大的声音说:等我以后上了战场,我会咬死两条大狼狗,抢好多好多敌人的手-榴-弹,我很厉害的,哼!

  骆芸看了它一眼,当初圆滚滚的身体已经抽条,确实有成年犬的模样了,也许当初被揍的太惨,倒霉蛋居然把她当竞争对手了[捂脸]。

  这样的双语小课堂秘密进行着,除了春妮,没有其他人类知道,曾航隐约察觉到家里的小狗子每天都偷偷出去玩,看着日渐长大,越发对外界好奇的妞妞,曾航对此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天对家里的小狗子耳提命要,告诫它看到林农赶紧躲得远远的。

  日子过的飞快,眨眼间,曾航的伤彻底好了,背后留下一条狰狞的疤,身子却练得生龙活虎,平日没事会给村里做些简单的木工家具,还给训犬队做了十来条木头狼青犬用作训练。

  他并没有从童家搬走,几次提起都被童家反驳了回去,童生说不过是一双筷子的事儿,童奶奶直接将腕拍在了曾航面前。

  祖孙俩的意思很明白,多养一张嘴,他们家供得起。

  曾航感动地稀里哗啦,田里除草的事儿直接包揽了,气得童生在田里跳脚:“我是把你当大哥,不是把你当奴隶,你给我留点,给我留点!”

  春妮蹲在田头,笑眯眯地看着小叔叔,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理自己,但是在这里的日子还是很快乐的,有很多狗狗陪着她,晚上也有其他小朋友会来找她玩。

  “汪~”

  春妮回头,看到妞妞在村头看着她,春妮起身哒哒哒地跑过去,她知道,狗狗大队又要开大会了,作为非常重要的翻译官,她可不能不在场。

  村子很祥和、很安逸,外面的战火仿佛烧不到这里,鬼子的恐怖也渐渐不再有人提起,他们耕种、训练、生活,自给自足,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需要去镇上卖,其他时间无需接触外人。

  这大半年,镇上的鬼子也出奇地安静,已经很久没有出洞了。

  六安镇在一年前被鬼子占领后,扫荡了几次周围的村庄,城里的百姓活的提心吊胆,生怕鬼子屠城。

  然而鬼子在这里安营扎寨,修建医院和学校,对待城里的人可谓是亲和友善,也没有暴行。

  他们说,他们是为了和平而来,是为了解救贫苦百姓而来,他们发放粮食、展开义诊,如果不是最初的几场屠村,还真以为他们有多诚恳。

  但凡住在城里的人,有多少跟附近村子沾亲带故的人,亲人尸骨未寒,刽子手却在跟前扮演起好人来了。

  百姓恨得牙痒痒,却不敢表露出来,被鬼子驱赶着去政府门口排队领粮,在拿着刺刀长木仓的鬼子看守下,麻木地看着前方端着相机拍照的金毛鬼子。

  他们领了米,然后被鬼子粗鲁地拽出来,站在金毛鬼子面前,刺刀顶在背后,鬼子笑着低声凶狠地说:“给我笑。”

  一家人僵硬地扯起嘴角,在鬼子和鬼子狗的威胁下,被拍下了这张代表鬼子亲善的屈辱照片。

  这些照片将被这些记者公开在国际上,鬼子想要以此洗白他们侵略战争的丑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