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慌不忙_分节阅读_第13节(2 / 2)

  他浏览着纸上的文字,目光又滑停在报告的另一行,“向善坪村外出人口多,留守人员非老即小。”

  她怎么可能愿意呢?再过几天,春节假期结束,她又会回到那个流光溢彩的北京。继续衣着光鲜地出入满是精英的高端写字楼,从事那份不必经受风吹日晒的体面工作。

  年节之后那个暮气沉沉的向善坪村,留不住她那种有才华、有能耐的年轻人。

  在他们“天天向上”的人生规划里,回老家似乎就等同于堕落。

  没人能听到办公室里的这声叹息。向峻宇凝视着那两行加粗标红的字——

  向善坪村五个振兴组合拳:产业向善、人才向善、文化向善、生态向善、组织向善。

  明年,又是全年无休的一年。向峻宇打开电脑,点开了那个“善文化模范村打造方案”的文档。

  村部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便是让人心涣散、一盘散沙的向善坪村发展成为文明有序、和谐团结的先进村。

  村子要发展,人心就得齐。

  他构想的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村民生活的日常。结合“土家文化”与“善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持续传播来提升村民的素养,增加村民的凝聚力。

  平日里,上庸和北京隔着一千多公里,他也忙得脚不沾地。没有太多恰当的契机和时间的缝隙,留给他去思考男女之情。

  每年春节的这几天,只有不留间歇地把自己投入到公事的忙碌里,向峻宇才能克制住自己总想往状元小卖铺多跑一趟的私心。

  方嘉嘉的手机屏幕亮起,她点开邮箱看了一眼,周希沛给她发来了云溪农庄的项目资料和之前做的那版 VI 系统。

  她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满杯热水,端着保温杯走回自己的卧室。打开电脑,解压压缩文件,依次点开浏览。

  周希沛把方嘉嘉和叶朗一同拉入了 178 青年合作社的微信群。

  ————178 青年合作社(9)————

  周希沛:欢迎两位新人加入群聊!@□++ @叶朗

  何大厨:拍着我的大肚子热烈欢迎!

  唐村花:举着我的大白菜热烈欢迎!

  李晓虹:敲着我的黑板擦热烈欢迎!

  陈竹编:热烈欢迎!

  覃木匠:咱们 178 总算来新人了!

  李大侠:你们俩为什么要破坏欢迎队形?@陈竹编 @覃木匠

  李大侠:两位新人?新进群的哥哥姐姐是一对?

  唐小穗:哈哈哈哈哈!

  周希沛:人呢?被他们粗糙的欢迎阵仗恶心到了?@□++ @叶朗

  周希沛:我想恳请二位开个友情价,兼职云溪农庄的最强外援。

  何大厨:他们这么久都不回你消息,我劝你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钱给得不够。

  李大侠:希沛姐,你要的红薯粉我今天给你送过去?@周希沛

  周希沛:我自己来一趟吧,顺便去状元小卖铺。

  李大侠:好的,我也去小卖铺打卡拍个照,以后就没有状元小卖铺啦。

  陈竹编:?

  覃木匠:?

  李大侠:前阵子去买东西,听老板娘说店不开了,好像说要去潭沙带孙子。

  唐村花:啊?真不开了?那我也去打个卡,我初中三年最爱的状元小卖铺。

  何大厨:我也要去!没有状元小卖铺我都胖不成这样!

  覃木匠:我也去,老板娘以前老夸我帅,除了她再没人那么夸过我。

  周希沛:行吧,那就一起去学校搞个团建吧。我们来了!@□++

  陈竹编:我要去吗?

  何大厨:怎么?怕见到你未来丈母娘?要不我们今天的晚饭就在龙耳朵餐馆解决吧?

  覃木匠:丑姑爷迟早要见公婆,向宁姐不理你,不如先在家长那儿留个好印象。

  李晓虹:覃森这曲线救国的思路我觉得可行。

  ——————————————————

  叶朗在万匠泉村的吊脚楼之间穿行,步履不停地做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入户宣传,没空查看微信群的聊天记录。

  方嘉嘉的电脑没有登陆微信,打开了 EXCEL,正在根据云溪农庄的需求列 VI 系统的设计清单。

  赶集买了些年货回家的方建兵,他的长城皮卡还没从主路拐进家门口的那条路,就见几辆车停在了状元小卖铺门口,把他入库的路堵了个严严实实。

  他只能把车停在了龙耳朵餐馆的门口,车熄了火,就见那几辆车里呜啦啦出来了六七个人,嘻嘻哈哈地就往小卖铺里去了。

  “这店是真不开了呀?”

  几个年轻人看到空空的货架,又看了看那块落满灰的店铺招牌,一阵唏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