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这孽缘……真是妙不可言(2 / 2)

吕布抢先一步,躬身行礼道:“微臣拜见陛下。”

然后给刘协身边侍女一个眼色,侍女们纷纷退下。

吕布靠了过来,弯着腰,压低声音问道:“陛下,那事儿您是如何得知的?”

刘协淡淡地道:“吕侯,你答应了?”

吕布眼神闪躲,随即点了点头。

刘协眼睛微微眯起,嘴角勾起一个玩味的笑容,从袍袖中拿出那个准备好的小竹筒,上面封着火漆,递给了吕布。

吕布大喜,拿到竹筒后,立马收了起来。

“陛下,您说……若微臣将密诏交予相国……他会如何?”吕布的语气有些洋洋得意。

刘协冷哼道:“呵,吕侯大才。”

吕布并没从小皇帝脸上看到他预想的惶恐,稍稍有些失落,语气放软:“陛下,只要您不跟相国说微臣的事,微臣自然不会提及此事。”

“吕侯,你是不是认为朕人小好骗?”

吕布一副大人逗弄小孩子的表情,拱手道:“微臣不敢。陛下天资聪慧,虽然年纪尚小,但是绝非我等粗鄙武人可以相比的。”

言语中却是难掩的笑意,那意思就是再聪明的小孩,还是小孩,跟我斗?小皇帝,你还是不懂人心险恶啊。

刘协不再多说什么,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跟看个傻子似得看着吕布,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微笑,直接坐到御辇之上,前往崇德殿。

吕布只是将天子这幅表情视为故弄玄虚而已,心情跟着清爽起来,猛地想起此来的由头,赶紧装模作样厉声道:“陛下,忤逆了相国之意,想想弘农王的下场。”

刘协懒得再跟吕布废话。

对待吕布这种人,很简单,四个字:威逼利诱。

多说无益,看朕待会儿怎么整你。

又想到刚刚被鸠杀的弘农王刘辩,刘协上上世还会有物伤其类的感伤,这一世,心智异常成熟的他早就看淡了这一切,刘辩不死,董卓尚有选择,刘辩已死,董卓反而拿自己没辙。

那一世的相处下来,虽然活在董卓的淫威之下,但也算对他很了解,尤其再结合后世人对他的剖析,可谓是对其了解之深,胜过董卓本人。

未迁往长安之前,董卓还是想据霸道而求王道的。但到了长安,后又雒阳兵败,彻底失去对关东的掌控,董卓才回归军事独裁,变得残暴嗜杀,无所顾忌,砍了袁隗一家就是他那时的最佳心理写照。

杀了朕?董卓这个阶段不会,他还存有求王道的侥幸。

而自己正是要利用这些微妙的心理变化,为自己阻止迁都,反杀董卓,掌握实权创造机会。

步入大殿,满朝公卿躬身奉迎天子。

刘协透过垂旒的玉珠看到了董卓身穿布履,腰佩长剑,立于大殿之上,正敷衍着向自己拱手行礼。

与后世的影视作品不同,董卓并不是鲁莽无脑,滋滋冒油的肥猪,实则是阴狠狡猾,虎背熊腰的头狼,矗立在那里,如同一座小山。

相比之下的刘协,则显得幼小无助,有种蚍蜉撼树的既视感。

刘协再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上上世意识里面仅存的胆怯驱赶出去。

董卓,咱俩跨越一生一世再次交手,这孽缘……真是妙不可言。

随即昂首挺胸,步伐沉稳走到自己的御案,拱手向董卓还礼。

“董相国,辛苦。”声音虽然稚嫩,但是气势却一点不怯弱。

之前,刘协从未对董卓如此有礼过,这倒让董卓颇为意外,他瞥见矗立在大殿右侧的吕布,见他一脸轻松自在,随即了然,拱手应承道:“老臣惶恐……”

刘协微微颔首,袍袖一摆,神态自若跽坐于大殿之上,眼神灼灼看向殿下群臣,看着一张张模糊又熟系的面孔,上上世的一幕幕一桩桩历历在目,内心五味杂陈。

一场大戏即将开场!是死是活,听天由命。

面对天子格外灼热的目光,群臣们彼此互视,只感到今日的少年天子与以往截然不同,多了一分从容,多了一分沉着,却独独少了几分这个年纪该有的稚气。

众臣再次向天子行稽首之礼后,便心怀忐忑地看向董卓。

董卓俯视下方的众人,群臣的惶惶不安一览无余,颇为得意,等了片刻之后才缓缓张口。

“汉东都雒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欲奉驾西迁,汝等各宜促装。”

声音威严霸气,杀意凛然,不容半点商量的余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