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虚与委蛇难不?(2 / 2)

董卓对王允很满意,打算再进一步:“既然司徒的位置空了,那就由你来担任吧。”

王允怔了一下,随即喜上眉梢长躬行礼道:“杨公对吾有救命之恩,董公对下官有知遇之恩。”

三公之位虽高,却无实权,但是兼任尚书令,那就等同于宰相了,位高而权重。

其他同僚,纷纷上前表示祝贺。

当然,董卓也不是好骗的主儿,随后叫来樊稠、王方二人,耳语几句他们便领命走了。

安排好后,他就不再关注这个问题,躺回榻上继续商讨迁都之事。

回到杨府,杨修在棺材旁向杨彪汇报了此事。

杨彪看着头破血流的儿子,有些心疼道:“虚与委蛇难不?”

“太难了,比杀了我还难受!”

“唉,之前错怪了王允,想想他确实很难。”

“要不是今日有王公借机会点了董卓一下,儿子估计还要再磕更多的头。

您说天子是如何判别忠奸的,您都没有看出来,董卓也没看出来,为何天子看出来了?总觉得天子背后有高人指点。”

杨彪摆了摆手道:“不猜了,等天子脱险,兴许那个人就浮出水面了。”一边说还一边在棺材里面翻了翻身:“躺得我腰酸背痛的,黄公、荀公如何了?”

杨修道:“黄公病倒了,据说挺重的,用不用儿子去偷偷告诉他一声。”

杨彪面露纠结,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摇头道:“万万不可,不能节外生枝。按计划准备明日出城吧。”

杨修领命后便匆匆离开了灵堂。

灵堂剩下杨彪一个人,躺在棺材里什么也干不了,只得直勾勾看着房顶,思考天子的回信。

如果不知情的人看见这一幕,一定会以为杨彪死不瞑目,会被吓得亡魂出鞘。

天子回信内容很简单:“

王允,自己人,非必要不接触。

吕布只可信一半,让其知其然,不能让其知所以然。

段煨可拉拢,虽是董卓手下的西凉嫡系,却有忠汉之心。

董卓会在本月十七日迁都,朕会在这天起事,你们带兵勤王。”

杨彪越发对于天子背后的那个人好奇了,从种种迹象看来,此人不但智近乎妖,而且也是同道中人,志在匡扶大汉,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真想好好看看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至于是不是小皇帝本人,杨彪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一个九岁的孩子,即便再早慧,也不能有如此判断。

…………

乱糟糟的雒阳城,皇甫府所在的那条街巷,不少游侠在打家劫舍。

皇甫嵩家素有贤名,又是将门,一些走投无路的人家拍皇甫府大门请求躲避。

门房于心不忍,看着一个个惊恐万分的街里街坊,赶紧跑进府内通报。

很快,皇甫坚寿就出了府门,看见门口跪着一大片惊慌失措的男女老少。不远处就是游侠们拿着棍棒正凶神恶煞看着这些人。

只要皇甫坚寿一狠心把府门一关,这群恶人就敢上来把他们的财物粮食抢走,女人会拉走凌辱,要是有人反抗,就会被棍棒活活打死。

皇甫坚寿哪里能狠得下心肠,重重地跺了跺脚,便命下人大开府门,邻里们千恩万谢就涌入皇甫府。

那些等着爽一把的游侠恶狠狠看着皇甫坚寿,但是没有人敢冲入皇甫府,人家好歹是官,还是武官,真怕惹不起。只得骂骂咧咧地走了。

直到深夜游侠早就没了踪迹,府门再次打开,街里街坊男女老少这才千恩万谢地离开。

大部分人都安全地回到家中,只有一群妇孺还没有进入家门就被白天那群游侠逮个正着,妇孺们一声惨叫,还要四散又被游侠给围拢起来,被木棒恐吓像待宰的羔羊般被驱赶至漆黑的胡同中。

这在如今到处杀人放火的雒阳,就是一个缩影,各个地方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

在游侠呼喝声中,七拐八拐地,穿过一条条街巷,最后竟从司徒杨府的小门进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