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父亲,咱们出城喽,咱们回家喽(2 / 2)

过了吊桥,杨修暗暗地呼出一口气,总算出来了。

没走多远,就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回头望去见从城内又出了一队披甲执锐的骑兵,足足有三百人之多,为首一将拍马而至,在马上居高临下抱拳道:“我乃骑都尉王方,途中有白波军劫掠,末将奉相国之命护送杨公回弘农。”

杨修勉强挤出一抹感激之色,内心险些破防。。

“相国真是体恤入微,那就有劳将军了。”拱手抱拳表示感谢,然后自己和杨府家丁上了马,妇孺们也上了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向西而去。

一路无言,王方刻意保持与杨修的距离,行至傍晚王方还要继续赶路,杨修则是坚持休整,言道:“家中老母和妇孺哪里受得了如此奔波。”

王方倒也无所谓,便命骑兵在杨家外围安营搭寨,形成一个包围圈。

杨府男丁开始搭帐篷点火造饭。

唯一蹊跷的地方就是给棺椁也搭了个很大的帐篷,王方不解问之,杨修言之凿凿道:“此乃灵堂,路上搭不了那就算了,晚上岂能不搭,那是大不孝。”

王方嗤笑道:“就你们这些大人物破讲究多。”也就不再理会杨修的举动,回自己大帐去了,听他对一队骑兵命道:“去周边抢几个娘们回来,兄弟们乐呵乐呵。”

正在搭帐篷的骑兵欢呼起来,就听战马嘶鸣,一群人大呼小叫着向远处而去。

搭好灵堂大帐后,杨修命家中死士在门口把风。

赶紧推开棺椁,所谓棺椁,里面为棺,外面为椁。

随着椁盖子打开,就能发现里面并没有棺。

坐着俩人,一个自然是杨彪,另一个是皇甫坚寿。

之所以只用椁,里面不放棺,是为了腾出更大的空间,足够容纳两个人,二人甚至都可以坐着。

棺椁下面还开了两个孔洞用于透气,除了闷得慌颠簸些,倒也没什么大碍。

皇甫坚寿先扶着杨彪起身,杨彪在杨修的帮助下爬了出来,皇甫坚寿双手一撑就窜了出来。

二人忙着方便,忙着吃喝起来,杨修忙着递水递食物。

杨彪吃的差不多后就压低声音问道:“贾三是董卓安插的内奸?”

“是的,幸亏我们做了准备,不然真混不出去。”

杨彪为自己的小心谨慎感到一丝庆幸。

董卓这个家伙,看起来鲁莽,其实心思很多的,不然也不会从西凉那个遍地豺狼虎豹的地方一路拼杀到这个位置上来。

所以他就把皇甫嵩家唯一的男丁放在自己棺椁中,至于女眷无论是杨府,还是皇甫府,都居于内院,被人忽视的存在,就直接混在自家的女眷中了,人数多了两倍多,除了显得自家妻妾成群,有损清誉外其他倒没什么。

只是没想到,或者即便想到也无解的就是,董卓还是留了一手,直接让一对骑兵押送他们回去。这就有些麻烦了,他们是断断不可能从这三百人的骑兵手中溜走的。

“父亲,这王方该如何对付?”

“你还记得陛下的密信么,段煨可能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杨修人很聪明,一经父亲的提醒,立马就意识到了。

“段煨屯于华阴,正好是我们必经之路,策反段煨,杀了王方?”

杨彪继续说道:“一路之上,为父听到外面动静,我就在思考破解之法。

既然天子密信中言段煨是可以争取的力量,那就一定有机会争取过来,但是机会只有一次。

先把王方和他的骑兵拉进段煨兵营中,再逼段煨站队。”

说到这儿,杨彪不再说话而是眼含考较意味地看着杨修。

杨修眼珠子转了几圈伸出右手道:“那儿子求您那把贴身匕首一用。”

杨彪欣赏地点了点头,抚摸杨修的脑袋笑道:“你将来之成就,定在我之上。”随即将袖中匕首递给杨修。

匕首精致小巧,上面还镶嵌了一颗宝石,一看就是好东西。

在一旁忙着吃饼的皇甫坚寿一脸茫然,吞咽口中食物问道:“杨叔你们打的什么哑谜,小侄没懂啊。”

父子二人冲皇甫坚寿一笑,异口同声道:“效法班固。”

皇甫坚寿搔了搔脑袋,无奈地低下头继续吃饭,自诩不笨,但是在这对父子跟前,怎么就跟个大傻子似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