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177(1 / 2)

  先人远渡重洋挖了金山银山, 张张侨批寄送回国兴建宗族庙宇。轮到他们这一辈, 珍珠就是海里的矿。

  丈夫同她说, 她们抵达和谋生的码头叫做Lost at Sea, 译过来是“迷失在海中”的意思。阮银姑撇撇嘴, 心中觉得外国佬起名字触霉头, 与家乡万事要讨彩头的风俗不一样。

  那年Lost at Sea多了不少船队,也多了不少善潜的欧亚面孔, 一些沿海而生的澳洲原住民被一道买来在深海里寻觅珍珠贝。阮银姑的丈夫在家乡就是水中好手, 来到西澳也快快打出名头。她站在码头上看过他们出海的样子, 一艘采珠船四个人,两个潜水员, 两个后勤官。她的丈夫穿一身黑色潜水服, 手里拎着入海时要带的头盔, 胯边悬挂两个空筐, 用来放从海底抓起的珍珠贝。

  其实她也是会潜的,海边长大的孩子哪有不懂潜水的,无论男女。只是丈夫宽慰她,出海赚钱他一个人就够了,家中总要有个人,像是船有缆绳马有缰,上天的飞机也得有导航塔。

  女人是缆绳是缰是导航塔,可阮银姑觉得自己也能做船做马做飞机。

  不过那年丈夫身体健壮,说话声如洪钟,对她也是一等一的好。别的家乡女子见了都艳羡,阮银姑没什么好不满。

  那一年阮银姑十八岁,早起的第一件事是去码头上卖蚵仔煎。来讨生活的家乡人爱吃,其他国家的人也会壮着胆子来凑热闹。她不怯场,勺子在油锅旁边嗑一嗑,“咣当咣当”,上下船的全都掉过脸来看,看这个小个子的亚洲女人在摊位间脚底生风地行走,她比她的丈夫更早声名远扬。

  卖过早点后,就是回家打点他出海的行头。做他们这一行,是和大海抢东西,人在浪里,一个不谨慎就要殒命。丈夫做事太粗糙,她心细,一样样打点过去,才敢让他穿戴。再然后,擦擦洗洗,洗洗涮涮,把明日摆摊的材料拾掇干净,就到了该做晚饭的时候了。

  有时候会下雨,也会起风。印度洋的风浪喜怒无常,每到此时,码头上的人便会停下手中的工作,为远去的船只祈祷。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阮银姑看他们五花八门的手势,想起自己坐上那艘远洋船前,一行人在妈祖庙里虔诚跪拜的样子。她也想去为丈夫祈祷,可这座南半球的码头小镇没有妈祖庙,甚至连一尊可供跪拜的妈祖画像都没有。

  好在丈夫的采珠船一直平安靠岸,从未出过差错。或许是海神娘娘怜他们远渡重洋,给了他们出发前的那次跪拜更久的庇佑。

  阮银姑逐渐习惯了这座码头生活。来到这里的乡亲渐多,码头不远处有了华人的聚集地,勉强算是一条唐人街,他们也搬了过去。唐人街上有代书先生,替离家的游子们书写寄往故乡的信件,也在里面夹上汇款的单据。

  印度洋的潮汐迎来送往,孕育出一座以珍珠为生的小镇,潜水捕捞的采珠人,运营采珠船队的老板,制作船和网的手工者,运送珍珠的司机,采购珍珠的商人……若是采金矿的人叫金山客,那他们该叫什么?珍珠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