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 2)

陆辛夷果断加入战场。

“不然把客厅里的都直接搬出去刷吧?弄好了晒干再搬进来?”

反正也装得下,外面更干燥,也晒得快。

乔月枝瞧了瞧满地的狼藉,再看看女儿一手就能拖动床箱,觉得也能这么做。

她手一挥,同意了。

陆辛夷就和隋安开始干活。

等级已然达到LV4的陆辛夷,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末日”后有基因进化的说法,她肯定是走在了最前面。

如今单只论身体素质,她一个人能顶四五个隋安,或许还不止?

陆辛夷脑子里又飘过奇奇怪怪的计量猜测,但她没说出来,只是快速又高效的解决了重物搬运的问题。

很快,家具什么的都被俩人给挪到院子里,全家人也开始进行同步工作。

洗刷刷,水冲冲,布擦擦。

一字排开等着晒干。

洗刷家具所用过的脏水直接泼到了院外冲墙,再有自留地的一片烂泥也被倒了水,留下泥泞的痕迹。

反正他们家院里也不种地了,随便造。

想到这,陆辛夷突然开口问了句:“大棚那边最近在种啥啊?”

以前好像是种的新鲜蔬菜,还有一些实验种子,但他们搬走之后就没注意了,也就陆山青在农场上班,偶尔有听到过消息。

据说农研所的种子都是先送这边来种,合适了才会转回农场,种植区本身也有大片的室外田。

陆山青挠挠头,人倒是熟练地去打水,随口回答了她。

“最近不是没那么冷了吗?听说是开始种之前留下的种子,好像还准备种冬小麦。”

陆辛夷也就是随口问那么一句,真没想其他的。

但她没料到,不久之后,种植区这边倒是真的遇到了点麻烦。

“地里干得不像样,啥都种不了!”

苏浩轩就站在院门外,看着陆辛夷他们往屋里倒腾家具,倒不是他不愿意上手,只是——

陆辛夷觉得他动作比较慢,还是别劳累了。

苏浩轩也挺有自知之明的,没勉强自己,纯当个交流信息的工具人。

他这几年一直在村里,但是和隋安见面的次数还挺多,也颇为熟悉,再加上乔舅舅后来也总带东西各个村子当“快递员”,他们的关系自然是处的越来越好。

这几年里,村长陆海峰的身体也慢慢不好了,他感觉着以后村子还得仰仗着种植区和基地,也就把苏浩轩带着一起,方便交接工作。

要说都这种情景下,他们为什么还有心情考虑到职业规划,只能说夏国传统,穿衣吃饭过日子,有地干农活才有收获啊!

可现在的问题是,活干不了!

苏浩轩也挺发愁的。

前边三年冻土难犁就算了,现在开春了,大雾天的时候都没影响村里人出去开地,可这几天雾一停,好像把地里的水也给连带着抽干了一样,直接干裂出缝隙了!

这还怎么种?

这还怎么种啊!

可是,村里的大家基本都没有存粮了,不种地要靠什么?上山挖野菜吗?

陆辛夷也不知道。

她只是看着自家的水井,默默下了个决定。

当晚,陆辛夷就和家里人商量了,询问他们的想法。

“我觉得还是别回村住了,可能也没那么安全。”

“你们也看到了,地里情况很差,说不定会持续干旱,到时候家里的井肯定用得到。”

倒不如直接避开麻烦,至于水井,再给“捐”出去呗,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捐赠”了。

当然,在这之前得把家里锁好,省得被顺便扫了屋子,哪怕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丢了也让人闹心。

说着,陆辛夷转头看向隋安,想起之前他的提议。

隋安拍拍她的手,言语间神态并没有失落。

“我知道,一切以你的安全为主,其他都不重要。”

陆辛夷用力地“嗯”了声,也没说什么煽情的话。

爸妈两个人也被陆辛夷带的紧张起来,不是,怎么又到这种防迫害环节了?他们家也不是什么求生游戏的角色啊!

“乡里乡亲的,总不能见死不救,”乔月枝想象了一下陆辛夷所说的未来,脑中跳出不少猜测,语气沉重,“就算你不想管,也挡不住人多势众,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听晶晶的,这井不能留,最起码不能留在我们手里!”

“那咋整啊?”

陆山青有点没搞懂她们思维怎么跳那么快,但他挺听话,突然冒出了句,“难道要把墙砸了?”

家里头成天来人,也不行的吧?

如果他们住在家里,就避不开村子里的其他人,肯定是免不了被人打探的,说不定比基地还没安全感。

在楼里还能居家不出呢,邻居又是认识的亲友,这么一想好像更方便一点。

“人是有点多。”人来人往的,陆辛夷更没法避开,刻意不出现反而容易被人注意到。

他们家本来就比其他人多了储备,再加上过得也好,说句实话,精神面貌就和其他人不一样的。

在基地里还不突出,毕竟有富人区在,少爷小姐的还有半夜路上飙车的,没谁会注意到平平无奇的他们。

可要是在村里,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格外打眼了。

不怕贼偷,就怕被惦记啊。

陆辛夷不想再遇到强盗,陆山青和乔月枝也不想再用卑劣心思揣度同村的人,倒不如斩断一切可能性。

这道理他们都懂。

但是,扭头再看看自家的院墙,陆辛夷心里舍不得破坏。

也这种没道理啊,他们又没做错什么,就因为这点可能性就……

陆辛夷表示拒绝:“不砸,这样就行。”

遇事不决找组织求助就是了!

干旱来了再说,这井放着肯定有用,不管靠不靠谱的先找人负责管理就行。

说干就干,第三天,曾经和陆辛夷一家合作过的种植区负责人就来了,还带着个助手和安保人员。

两方再次协商好,她家把房子什么的托付给他们,其他一楼收拾过得可以自住,包括水井。

二三楼他们会提前封起来,放置着一些家具,其实二楼以上也很久没住人了,没必要再收拾。

负责人倒是笑了,但也没什么不满的,他们平时都住在种植区附近,倒是可以让学生住这里。

“你们这还分几次卖的,挺会过日子啊!”上次的大棚不就是搞了一手“买卖”,到现在村里还有人暗自念叨,说是没赶上好时候,让她家占了先机。

陆辛夷眨眨眼,接受了对方的调侃。

“对啊,现在日子过的都难,可不就得小心着算计。”

“听说基地现在已经兴起来,比村里方便吧?”负责人顺口问了句。

陆辛夷面不改色地点头:“没错。”

“集贸市场和商业街都建起来了,挺方便的。”

“您有空的话可以回去看看,那儿好多人已经和以前生活状态差不多了。”

说的就是某些神经病,大半夜的不睡在街上鬼叫,真该拉出去挖野菜,让他们清醒清醒。陆辛夷心里吐槽了一句,脸上倒没什么嫌弃的表情。

对方也没听见陆辛夷的心里话,自然以为她说的都是真心的。

他点点头,表示自己接受了陆辛夷的建议。

两方没再闲聊唠嗑,飞快地完成了陆辛夷家的转交活动。

作为靠谱的成年人组合,两方都没有拖延的想法,而陆辛夷不知道的是,突如其来的缺水问题其实已经影响挺广泛,各个种植区都逐渐开始寻找新的水源或者重开水源。

比如开渠或打井。

说白了,单论水井陆辛夷家里的没什么可稀罕的,但是有一点,它现在仍然充盈着,没有干涸的迹象。

这是负责人现场来看了之后才确定的,但他也不清楚,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有这种存在。

只能先留着再计划。

陆辛夷放心地解决了后顾之忧,但没着急走,又在村子里住了几天。

等到全屋家具都收拾完毕,她才有空去参加村里的集会。

交流集会看起来和极寒时期没什么区别,依旧是摆在村委会的广场上,只不过没再在小楼和房间里。

空气不流通,热得慌。

这是陆辛夷亲耳听到的评价。

大忙人苏浩轩还是担任了十分钟的介绍人,陆辛夷只让他跟了一会儿,就把人赶走了。

她也不是外来的,不需要导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