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 到民间视察(1 / 2)

自永安公主朱颜书和驸马原玉宸成婚后,在宫中的人都能看到两人形影不离的身影,夫唱妇随、其乐融融、相敬如宾,实在是羡煞旁人。

这天朱屾言给原玉宸一个艰巨的任务,让他到民间考察百姓们在自己执政的十几年里生活质量如何,并收集他们对朝廷做事的看法,汇集整理成书呈给他看,朱屾言要做一个总结。

朱颜书得知夫君要到民间去,她也自告奋勇向父皇请辞,说自己也要跟着去。

朱屾言没有反对,同意朱颜书和原玉宸一起去,因为近段时间他感到自己的身体愈来愈差,恐怕是熬不了多久,是时候让女儿熟悉现在大正的情况,将来登基后,即使没有自己在身边,也不会手足无措,不知从何而起。

他需要这份民情资料来做总结是想把自己多年来的执政心得、看法、做法全部批注进去,供女儿参考,即使新君稚嫩还没有自成一套统治手法,也可以参照自己的统治,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再将这些领悟的东西化作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执政手段。

朱颜书和原玉宸打算从京城开始一路南下,途中经过望日、盐州、金城、朝华城这些繁华,人口众多的城市。他们打算扮作做糕点的夫妇到各个城市经商。

朱颜书和原玉宸敛去引人注目的外表,将自己打扮朴素很不起眼,肤色有些蜡黄、身材瘦削、面容是长期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奔波劳碌的布满细细皱纹、沧桑的样子。

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实际年龄是三十而立的岁数,这个年龄段是百姓为生计四处奔波的年纪,也是经过大风大浪,有一定人生阅历的年纪。

同龄人,又同样是勤勤恳恳劳动让自己生活过的好的底层百姓,更能与百姓拉近距离,和他们交心。

朱颜书和原玉宸每到一座城市落脚后,都是维持两点一线作息时间,白天出门摆摊卖糕点,没有生意时会和周围人谈天说地,打法消磨时间;晚上回家整理今天所收集到的民声。

因为朱颜书和原玉宸都是同进同去,一刻也不分开,所以在新地方里很快就为人所知,百姓们都会说到这里新来一对夫妻十分恩爱,他们亲手做得糕点十分香甜好吃。

百姓们无意间为他们的糕点生意打响了名声,加上他们的糕点好吃不贵,所以引来许多人买,往往他们很忙,顾不上和别人聊天,一直忙到日落西山。

自从生意繁忙后,朱颜书和原玉宸晚上变成一边数着做生意赚来了的银子,一边记账。做完账本后,他们对望很久,从对方眼中他们清楚地看到同样的疑问:“他们究竟是来视察民情,收集民声的?还是真得来做生意的?这么本末倒置了?”

最后他们一致决定,摆摊时两个人轮流蹲守在摊位前一个时辰负责收钱和给东西,时间到让守摊位的人暂做休息,换另一个人上去守着,而休息那个人就可以做收集民声的事了。果然这样的安排让他们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慢慢重回刚开始的模样。

在乡镇的时候,朱颜书和原玉宸则会选择在村子落脚,白天到镇上摆摊,晚上回村休息。村上的百姓生活气息比城镇更浓,他们非常热情好客,会主动帮忙。

朱颜书和原玉宸在村子生活后就受到村民们不少帮助,所以夫妇二人秉持着互帮互助的精神,空闲时会帮村民做农活,答谢村民们的平时的照顾和帮助,但热情淳朴的村民总会让你十分过意不去,干完农活后,他们就会从自家拿出一些好东西送给朱颜书和原玉宸,朱颜书和原玉宸十分汗颜,他们感到答谢别人的恩惠是一件十分艰难、遥遥无期的事。

如果遇到村民办喜事,朱颜书和原玉宸会送上一份喜礼去庆贺,结果吗?是被村民们留下喝喜酒,共同沾喜气。

朱颜书和原玉宸总结:生活在繁华城市的百姓更为内敛些,与他们聊天的话题与皇上、朝廷、国家有关时,他们都会谨慎发言,对一些敏感话题都会选择避讳不说;在询问到他们觉得如今的生活怎样时,他们的回答偏悲观,因为与地位高、富贵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地方,贫富悬殊,他们很多时候忽视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心想争取更多。

他们对朝廷的看法更多来自于他们的巡抚,巡抚是一位爱民如子的清官,他们会觉得现在的统治很好;如果巡抚是一位不干正事的贪官,他们则觉得现在的统治不好。

而生活在乡村的百姓则更热情外放些,他们虽然在知识层面非常缺乏,但他们对生活的描述和皇上、朝廷、国家看法都是非常直接、带着真情实感的,好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他们觉得现如今靠着家里的几亩瘦田和妇女的手工活交完税后还能养活全家人,没有残暴地主的压迫,没有沉重的苛捐杂税,没有天灾人祸,生活得非常好,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虽然城里的百姓和乡村的百姓的看法有所不同,但他们一致认为皇上朱屾言的统治很好,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朱颜书得出这个结果时,心里对父皇非常敬佩,如今大正的政局比四十年有了很大的改进,衰颓之势变得缓慢甚至是没有,不枉父皇十五年来不辞劳苦一直坚持上朝、夙兴夜寐处理奏折,所有的努力都是有回报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