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还是冬月初八173(1 / 2)

陈安还是不说话。

冯丽荣更急了:“你到底说不说,我蜀道山……一……”

不得不说,蜀道山都刻进蜀地女人的骨子里了。

蜀地男人,一辈子有三座蜀道山。

二十岁之前,会有老妈动不动就老子蜀道山……

然后慢慢淡忘,等结了婚娶了婆娘,又有婆娘追着蜀道山……

再然后,就是有了女儿,人过中年,女儿继续接力蜀道山。

一辈子被“蜀道山”压得“死死”的。

无疑,冯丽荣将是陈安一生中的第二座蜀道山。

“这都还没进门哈!”陈安看着冯丽荣笑道。

冯丽荣一撇嘴:“我不管,你今天不说不饶你……二……”

赶忙举手投降:“行行行,我说,我说还不行蛮,第二个宝是癞疙宝!”

“啥子?”

冯丽荣脸上的兴奋,一下子没了:“你敢骂我?”

陈安赶忙解释:“不是这个意思哈,我是觉得你就像是癞疙宝遭牛‘足丽"音“哩”,意思是踩到了——气鼓气胀的。”

蜀地人管癞蛤蟆叫癞疙宝,癞蛤蟆被牛踩到了,生气的时候好身体会一下子鼓得很大。

陈安不待冯丽荣说话,先开口问道:“你跟你老汉是啷个回事?你老是觉得憋着股气。”

冯丽荣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后,起身就走:“我该回去了!”

陈安也赶忙起身跟上:“是我问了啥子不该问的蛮?”

“不是,是我现在不想说,等哪天我想好了,会告诉你的!”

冯丽荣停下脚步,回头看着陈安:“你赶紧去忙你的,后天我在家等你!”

“那你路上小心!”

“放心撒!”

冯丽荣不愿意说,陈安也不勉强,一直将他送到院门口,看着她离开,这才返回院子里。

这些事情,他想不出个所以然,也就懒得去想,继续忙着手头的活计。

晚上回去的时候,他顺便将今天冯丽荣和冯学恩来过盘龙湾的事情跟家人说过,第二天早上编了一早上的篾席,下午的时候,又往镇上去了一趟,在供销社买了烟酒糖果。

然后特意到公社食堂给李豆花买了豆花,又去粮油门市打了些苞谷酒,返回石河子村的时候,去跟李豆花打了招呼,请他帮忙一起去岩房坪村提亲。

在第三天早上,陈安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在岔路口等了没多长时间,李豆花从山道上下来。

两人一路不紧不慢地走着,抵达岩房坪宁家庆家里的时候,大约在早上十点左右。

看到陈安和李豆花前来,宁家庆、冯学恩和冯丽荣都迎了出来,简单打过招呼后,将两人迎进屋子里。

“李老哥,晓得你要来,我可是专门给你准备了你喜欢吃的豆花,我们老哥俩有好长时间没有碰过面了。好像今年一整年都没有见过。”

“我闲着没事,到处走走看看,趁着身子骨还算硬朗,去到处看看我那些老友,就没怎么在家。”

两个老人熟络地打着招呼。

“还是你安逸,可以到处跑。”

“安逸啥子哦,我那是属于人嫌狗不理的。”

“你这话说的,像是在骂我……”

李豆花愣了一下,笑着伸手拍了拍宁家庆肩膀:“说笑嘞……我这次过来,是领着我这徒弟来提亲的,其实,你们双方都同意了,两个娃儿也已经看对眼,你看看这个事能不能成,看不看得上我这个徒弟?”

“提亲的事情不用多说,安娃子我们都觉得很不错,两个娃儿又是看对眼的,还有啥子好说的嘛。”

“那我今天就是来走个过场,顺便蹭一顿饭了。”

“就怕你不来……你这个徒弟不简单啊,那天打野猪,我可是佩服得不得了。我想不到,只是跟你学了一年的娃儿,就能那么厉害。”

“这娃儿聪明,学东西快,心性各方面也不错,是块撵山的好料。”

……

趁着两个老人说话的时候,陈安跟冯学恩和冯丽荣简单打过招呼,将带来的礼物递给冯丽荣,被她提到橱柜上放着。

一家子人都在,她也不多话,只是闷头帮着冯学恩张罗饭菜。

火塘边鸡鸭都有,桌子上还放着几样菜肴。

不是第一次来宁家庆家里,陈安倒也自然,上手帮忙,时不时说上几句话,完全是一种很平常的状态。

不愧是开馆子的,冯学恩手脚麻利,简单的菜在他的操持下,变成一盘盘美味送上桌,弄得很隆重的样子。

临近中午的时候,冯丽荣的两个舅舅宁东文和宁东武两家人,放工后都领着家人一起过来吃了这顿饭。

对于陈安来提亲的事情,饭桌上没有多说,只是简单提点几句,其它的时候更像是在扯家长里短,直到一顿饭吃完,宁家庆才说道:“你们两个娃儿看对眼了的,我们也早已经说过将我这外孙托付给安娃子的事情,今天过来办这台事情,其实也主要是让外人晓得。

说是提亲,在我看来,这顿饭当成是订婚也没得啥子问题,我们就直接跳过了,干脆直接找人看个日子,把结婚的日子定下,来回跑着也麻烦。”

返回